荔枝时评:生育本不该被那么多人左右

2016年01月22日 09:59:49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函谷

  (作者系“荔枝网”及“荔枝新闻”编辑,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自从二胎开放以后,符合条件的妈妈们就被弄得焦头烂额。不想生的,长辈们纷纷喊着让“生生生”;想生的,却因为儿女们寻死觅活坚决抵制而不得不放弃。湖北武汉36岁的刘女士,就因为正在上初二的儿子坚决反对,忍痛打掉了刚刚怀上的二胎。

  类似的新闻,自从生育政策调整后几乎不绝于耳,公众对孩子们的态度也从最开始的全面指责到现在的恍然顿悟:哦,对了,生二胎这事儿,不止长辈们有发言权,小孩儿也是有发言权的。如果老人希望怀,最好怀一个;如果孩子不同意,最好先别怀。然而生育这件事情,不本该是女性身体赋予她独特的自由与权利吗?所谓自由,不就应该是做想做的事并拒绝不想做的事吗?为什么生个娃,却需要考虑那么多人的意见呢?

  对于女性而言,生育作为个体最基本的自由权利,却始终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儿。在国家层面,生育需要配合人口政策的调控,以免掉入马尔萨斯陷阱的深坑当中不能自拔;在社会层面,生育需要承担种族延续的社会功能,费孝通老先生那本讲婚姻和生育制度的书至今被列为社会学经典;在微观层面,生育需要考虑家庭关系的和谐与稳固,权衡婆婆妈妈丈夫儿子女儿的各种利益得失。在大部分情况下,无论是有意识亦或者是无意识,生娃对于女性而言,都不是想生就能生,也不是你想不生就能不生,生育的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都因各种各样的理由而受到极大的限制。

  记得二胎政策刚刚发布那会儿,某媒体曾转发一篇女权视角的解读文章,大体讲当媒体和研究者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个角度解读人口政策发生的转变时,却独独没有考虑政策最直接最关键的承担者女性;这事情在我看来,就像一堆创业者侃侃而谈我们要搞一个什么样的O2O要做一个什么样的APP,却根本没有问程序员是不是可以实现。

  生育是女性的自由权利,别说生二胎,就说生三胎四胎,离婚再婚再生,女性的婚姻和生育自由都不应该被任何人所捆绑,如此正当的权利在现实社会中,却依旧难以被世俗所接受。锋菲复合刚刚传出的时候,王菲简直要被卫道者们列为社会公敌。“太自私”“太不负责任”的指责扑面而来,他们纷纷跑到窦靖童的微博底下留言安慰“你真的太可怜”,然而人家窦靖童都没觉得有啥,为什么你们却要瞎着急?是不是在潜意识里就觉得,重组家庭的孩子不会幸福?那么是否有明确的数据证明,成长于单亲家庭的孩子就比成长于双亲家庭的孩子心态更加完整?还是觉得这种三结三离的状态和大部分人不同故而显得不太正常?然而家庭形态“正常”不“正常”,本就是被社会所定义的。就拿我们最熟悉的一夫一妻制来讲,它既不是婚姻的唯一形态,也不会是婚姻的最终形态。

  何况,当我们拿孩子做挡箭牌的时候,是否有换位思考,阻止母亲改变婚姻及生育状态的儿女们,他们有想过妈妈的感受吗?有没有考虑到,现有的婚姻及家庭形态或许会让他们的母亲感到极度的不幸福?当他们要求母亲为他们的快乐而牺牲自己的幸福时,有没有想到他们要为母亲牺牲什么作为回报?因为没有谁的牺牲,就该是天然和理所应当的。

  父母对于子女的牺牲和奉献,只有当女性作为生育的工具,家庭作为种族延续的基本单位时,才会被视为天然的责任,然而人类之所以高于动物,不就是因为两性的结合有高于原始冲动的精神相合么?为什么当婚姻形态的演变不断强调爱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却要用生育制度来稀释爱的纯粹性?明明只有当性被解构的够彻底后,爱才有可能变得纯粹啊。

  19世纪的时候,波伏娃就曾说,女性只有获得自由选择生育的权利才能获得真正的独立,但即便在今天如此开放的时代,这个观点却依然显得那样离经叛道和振聋发聩,实在耐人寻味;我们并不倡导所有人都像波伏娃和萨特那样维持微妙且非同寻常的爱情关系,也不要求对现有的婚姻及生育制度做彻底破坏,然而有一点需要明确,只有当所有的婚姻形态都被彻底解构为不以生育为目的以后,爱才会变得纯粹。同样的,只有当生育不再为他人意志所左右的时候,女性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