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快播庭审直播,你可以看到你想看到的一切

2016年01月11日 17:03:00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肖余恨

  (作者肖余恨,“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时评人,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教授;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新年伊始,恐怕谁也没有想到,快播案会引发这样的舆论震荡。

  本来,作为一件有关网络秩序和知识产权的普通案件,快播案既专业又偏冷门,即便有不少人关注,也绝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影响,但一场面向所有公众的庭审直播,却意外地让其经由公诉和抗辩的激烈交锋,成为一起影响巨大的公共事件。现在,社会各方都参与到此事的讨论当中,形成了多种力量的聚合,多种观点的交锋,多个角度的评判,让快播庭审无意间成为一个社会标本。

  可以这么说,这场庭审直播,既无关政治,但又要政治正确;虽然是法制事件,但关注点远超出法制层面;虽然事关网络技术,但更多探讨的是技术伦理。社会各色人等都能在这起公共事件中找到自己想要关心的元素,甚至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在社会舆论的裹胁下,一股无形的交锋,已经漫出法庭这个小小的场域,形成了一个规模更大、无边无际的交锋平台,并将以标本意义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场域都有其独特的话语体系与内在逻辑,且充满着不同力量关系的对抗。快播事件发生后,包括人民日报和新华社等主流媒体纷纷介入报道,形成了巨大的关注力,积聚了一个充满对抗性力量的舆论场,它要求法律工作者在整合一切可以利用资源的同时,面对整个社会力量的检阅:法理运用是否合理,对被告人抗辩权力的尊重是否到位,对技术伦理的界定和解释是否有说服力,都公开于公众眼下。那种凭借权力垄断和专业优势的武断式判决,已经不再具有合理性。

  这场直播,给人的基本观感,即公诉人和法官,囿于对网络技术的疏离,无论是在证据的保全、对快播涉罪的判定、抑或是对相关法理的运用方面,都显得准备不充分,在庭审交锋中一度落于下风,以至于被网友戏称为“吊打”。相比较而言,快播CEO王欣和他的技术团队,凭借技术优势,对公诉人和法官形成技术歧视,并借此获得抗辩的局部优势,而准备充分的辩护团队,也在此基础上,用选择性的逻辑,扬长避短,淋漓发挥,对公诉方和主审法官十分不利。场外围观的网友,基于对快播特性的“天然好感”,在看到快播技术团队和辩护团队堪称“精彩”的辩护表现后,更是毫不吝啬地将同情和掌声给他们。

  然而,如此一边倒的局面,只是暂时的。

  网络直播既打破了法庭的禁忌和神秘,同时也以公开性打破了专业壁垒,令社会资源和法律资源的整合成为可能。于是,有法律背景的人,就此分析庭审中公诉方和法官的种种不足,并为其出谋划策,有针对性的提供建议,比如有学者提供了三个相关的国外案例,指出类似案件中的法理运用。技术达人们对技术伦理进行分析,指出快播虽然不是涉黄的内容生产者,但为本来可控的涉黄内容提供传播便利,无法脱罪,这就让本来似乎很有说服力的“菜刀论”不堪一击。在这样的一个公开场域内,快播技术团队和辩护团队本来拥有的技术优势就被打破了,他们面对的不再是有专业缺陷的公诉人和法官,而是整个社会。娱乐性的成分沦为舆论泡沫,无厘头的起哄和一边倒的责骂,同样将为专业较量和法理辩析让路。

  由此可见,整个社会参与到这个开放的场域中进行博弈,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

  可以说,不管此案走向如何,场域既已打开,就已具有了观点市场的功能。这一市场当中不止有真理与谬误的博斗,也有法与非法、罪与非罪、何以法、何以非法、何以罪、何以非罪、以什么法论罪、罪当何罚的论战和定性的讨论,这将是一次全民普法的教育,也是法治走向公开、透明的一次现实演绎。

  此案结果,大可以拭目以待,但无论如何都是一起具有标本意义的庭审,不仅将为技术的伦理和网络秩序的维护定下一个基调,也可以为权利的维护做出一个榜样,同时也将对平衡社会秩序的法律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其它领域和专业,也会从中看到场域公开后,权力垄断和信息屏蔽被打破后,自己应该拥有的专业规范和能力。

  所以,快播案已经不是一起专业领域的个案,而是一起具有广泛公共性的大事件。此案的判决,将是一块试金石,可以试出网络时代的中国,法律的成色、民意的成熟度、社会舆论的泡沫含量,等等,等等。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