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史上最严”的燃油限值标准正式实施,对于有些车企来说,这个新年也许并不好过。
2016年1月1日起至2020年,国家第四阶段燃油限值标准已正式实施,所有车企生产的油耗必须从第三阶段的百公里6.9升进一步 降至百公里5.0升。新的燃油限值标准对汽车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旦不达标,不仅车企扩产和新车上市都将受到影响,而且还将开出最高上百亿元的罚单。
在2015年表现抢眼的SUV“一条腿”走路已行不通,未来或有一半左右自主品牌消失,发展新能源汽车成了车企最有效的出路之一。
自主品牌依靠SUV“单腿”走路
来自武昌的周先生打算在新年换一台新车犒劳自己,找了周围朋友打听了一圈,都说要买SUV时,周先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实际上,当下和周先生持同样观点的人不在少数。在2015年,SUV席卷整个中国车市,更是一举成为中国品牌的必胜法宝,大卖特卖。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统计,去年1—11月,中国品牌SUV销售289.68万辆,同比增长82.8%。
然而,中国品牌SUV在高歌猛进中,也面临着燃油限值大考的危机。
“不少中国品牌都是‘一条腿’走路,销量就靠排量很高,这对整个车市的良性发展无益,更与国家节能环保的发展思路相违背。
超三成国产车企第三阶段考核未达标a
2015年,百公里6.9升的第三阶段燃油限值标准全面执行。
同年6月,国家进口乘用车经销商中有11家未达标,达标率为60.7%,较2013年度达标率大幅提升了10%。
长江商报记者统计油耗偏高。
值得一说的是吉利等则借助新能源汽车无燃油消耗的优势一跃进入前十。
与油耗目标。
一半左右自主品牌或将消失
屋漏偏逢连夜雨,对未能达到第三阶段燃油限值标准的车企来说,今年将更加难过。
按照油耗必须降至5升/百公里。
此前,油耗目标分别为百公里6.9升、6.7升、6.4升、6升、5.5升和5升。
但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受制于自身技术能力,要完成日趋严格的燃油消耗目标,并非易事。如果企业的自主研发跟不上,在高效动力总成的研发和新能源产品的开拓上慢半拍,就会离目标越来越远。
如果燃油消耗量持续不达标,不仅企业新车上市和扩产会受到影响,也会给整个乘用车油 耗限值已成为大多数汽车企业的生死线。
科技部新能源车,届时单靠传统燃油车基本上无法实现这个目 标。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机械装备处处长吴卫也曾表示,未来要从市场化、法制化两方面着手,严格管理其他企业兼并。
中汽协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曾公开表示,今后3到5年内,一半左右的自主品牌将消失。“淘汰是必然的。”周勇对长江商报记者表示,“中国品牌 良莠不齐,除去几家如长安等发展较好的品牌外,不少企业技术和质量都无法保证,市场同质化竞争严重。相比日美德等汽车强国,都 只拥有数家强大的汽车集团,而中国的自主品牌车企则多达二三十家,未来的淘汰重组将无可避免。”
发展新能源汽车成“救命稻草”
中国品牌一方面谁都不想放弃油耗的新能源汽车就成了最快最有效的出路之一。
2015年7月22日,新能源车战略。
从现在开始一直到2020年,新能源车将会是汽车产业的重头戏。按照《中国制造2025》规划,到2020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 车年销量突破1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70%以上;到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
在政府扶持、限购限行和燃油限值三重因素影响下,车企不断持续对新能源汽车领域进行投资,也让新能源汽车市场实现了井喷。继2014年销量大幅 增长3.2倍之后,201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更加繁荣的景象。按机动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口径,新能源汽车去年1-11月产量达到27.92万辆,占整 个汽车市场产量的1.26%。而新能源汽车销量在车市所占的市场份额也逼近1%。
谁能率先实现5.0升/百公里燃油消耗限值,谁就可以掌握先机。与其让政策推着自己跑,不如主动出击,率先示范。事实上,不论是传统高效动力还是新能源车,都蕴含着巨大的机会,而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企业的。
对于中国车企来说,不应把满足燃油消耗限值作为一种负担,而应将其作为对自身技术力的检验,在其基础上不断挑战新的目标。企业的成长必须依靠创新来驱动,这才是成就中国品牌的唯一路径。
燃油限值
指汽车燃料消耗量的上限值,它既不是简单的汽车百公里油耗必须控制在某一限值之下,未达标者重罚。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