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公园能否少些刺耳声 呼吁用宽容共享资源

2015年12月04日 15:19:30 | 来源:姑苏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公园里高音喇叭声此起彼伏

  公园里高音喇叭声此起彼伏

  你好,上周末我带孩子去苏州公园散心,原来打算在荷花池边坐下来晒晒太阳,结果发现根本坐不住,因为周边的音乐声太多,实在太吵了。歌唱和演奏,按理对耳朵来说应该是种享受,可因为夹杂在一起,音量又大,反而变得不再悦耳,还有些刺耳。我看到在公园里演奏、演唱的大多数是老年人。我本人很敬重老人,常教导孩子要尊重老人,也觉得到公园娱乐是比较健康的方式,只不过喇叭的音量过大,会影响到公园里其他市民和周边居民。因此我呼吁大家相互间能够多体谅,多理解,将音量调到大家都能接受的范围内,使它让大家多一些享受,而不是刺耳。

  市民尤先生

  2015年12月1日

  午后,公园吹响高音喇叭“集结号”

  12月1日下午1点30分,记者来到苏州公园,在位于民治路的公园南大门外,就听到里面传出此起彼伏的音乐声。公园西南角,数十人随着节奏感较强的音乐在跳舞。公园内正对南大门的绿化间和树荫下,分布着几个乐队,有的演奏二胡、笛子等传统乐器,也有吹奏萨克斯的爱好者,乐器前大多摆放了麦克风,在高音喇叭的传播下,演奏声可以传到公园外数十米处,乐队往北的荷花池边,还有市民在唱卡拉OK。记者数了数,荷花池以南的公园内,大致有6组高音喇叭在播放。

  站在公园南大门口,记者打开手机分贝测试软件,发现声音音量在80db左右,在公园北大门口,声音音量要小很多,显示在40db至50db之间。今天还算“少,双休日更多,声音比现在还要大。”公园保安告诉记者,到公园使用高音喇叭娱乐的市民,从午后开始会持续一个下午,有时候晚上亮灯了还会跳一会舞。

  “要说吵,真是吵了点,时间长了头都晕。”85岁的仲老伯说,他每天早上6点从家中出发前往苏州公园找人打牌,因公园北边多为下棋的人,他们习惯在公园南边打牌,一起聊聊天、晒晒太阳,中午回家吃过午饭后,下午还会继续。为了离高音喇叭远一点,他们将折叠凳搬到了南大门口绿化的最边上,不过还是逃不过高音“轰炸”。在公园西门口处的“大公园”公交站上,记者看到一对年轻人从公交车上下来后,见公园里热闹起初还有些好奇,可进门才一会就连称太吵,很快又退了出去。公园保安说,向他们反映公园里太吵的市民确实有不少,他们也劝说过多次,但效果不明显。

  晚上轮番“轰炸”,周边市民难入眠

  12月2日晚上7点,莫邪路永林新村对面的小公园,陆续有人从四面八方走来。只见公园内的小广场上,屋檐下摆着高音喇叭,数十人跟着音乐节奏在跳舞,此时音乐的音量不高,出了公园走到莫邪路上,几乎还听不到声音。不过还不到10分钟,随着另外一组跳舞团队在广场另一角开始播放音乐跳舞后,公园里音乐的音量开始增大。与此同时,小广场南侧的一处回廊里,也有人摆出麦克风、音响和电视机,开始播放卡拉OK,并在电视机前摆了数张椅子,开始演唱卡拉OK。时近晚上8点,小公园里多个不同节奏的音乐声混杂在一起,显得有些嘈杂。沿着莫邪路往南走,记者发现,沿环城河小公园中,使用高音喇叭跳舞、唱歌的人并不少。晚上7点30分,葑门路与莫邪路口西北角的公园里,同样有卡拉OK声传出来,即便过河到了十全街,传过来的歌声还在空中回荡。

  搬到永林二区才一年多的朱先生,被高音喇叭“轰炸”了一年多。记者看到,他家位于一楼,房屋西侧的窗户正对莫邪路,路对面是小公园。晚上7点30分,随着公园里的音乐声逐渐增大,他就算关上窗,一阵阵音乐节奏的震动声波还是能穿透到他家里。“要到10点过后,才能开始睡觉。”朱先生称,刚搬来时,只有周五、周六和周日有“轰炸”,此后没多久,这样的“轰炸”一周七天均有,从晚上7点开始到晚上10点,在晚上八九点时人最多,音量也最大,这也是他每天晚上最受折磨的时候。

  高音喇叭为何爱到公园扎堆

  昨天下午2点30分,苏州公园南侧的民治路上,跟随着公园里的音乐声,市民陈女士正“一对一”在教朋友跳舞。她告诉记者,她退休在家,除了接孩子放学外,整天都很空闲,近半年前,她到公园跟人学会跳舞后,每周都会来三四次,觉得比呆在家里看电视好。“这样人就有事做了,比打麻将什么的好,还锻炼身体。”她说,公园里环境好,更主要的是人多,不会的地方还可以相互交流,对于声音是否过大,她表示没有留意过。

  “有人去上老年大学,有人打牌喝茶,有人种花养鸟,我们这些人就爱好这个。”公园里,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人说,除了雨天,他每天午后都要到公园里来,其他人也差不多都会到,虽然有的人叫不出名字,不过相互间可以交流和学习,对于提高自己也有好处,至于为何要用高音喇叭,他表示公园里声音大,为了更听得清,也是为了便于和大家分享,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啊。”

  记者发现,夜间围绕在高音喇叭旁的不仅是老年人,蔡女士就是一名上班族,她在一家企业做会计。她说,白天上班坐的时间多,晚上来跳舞纯粹是为了减肥,而去健身房她觉得费用过高,到公园有熟人有人教,看似“草根”,却同样有健身效果,很适合他们工薪阶层。她表示,唱歌也是同样的道理,对于音量扰民,她表示小公园没人管,也没见谁当面来投诉过。

  音量存在超标现象

  呼吁用理解和宽容共享资源

  苏州市苏州公园管理处季主任常年在公园管理岗位上,他表示,对高音喇叭的争议,城区其他公园同样存在。他说,就苏州公园来说,是向广大市民免费开放的综合性公园,历时长区域大,供市民开展静心休养、娱乐、文化、休闲游览等活动,因其地处古城中心地带,又紧靠观前商圈,交通方便,平均日人流量在七八千左右,双休日可达一两万,随着人口老龄化,到公园休闲娱乐的以老年人居多。对于公园里的高音喇叭,季主任称,他们确实接到过周边居民和学生家长的反映,为此还购买分贝仪进行测试,发现确实存在音量超标的问题,也组织人员对“乐队”进行多次劝说,但他们没有执法权,在劝说过程中偶尔有不明事理人员起哄,为避免激化矛盾,他们暂时采取了写公开信等方式进行善意劝说。

  季主任表示,在多次沟通了解中,他们发现高音喇叭扎堆公园的背后,也有多种原因。一是居民生活小区、社区相应的活动场所有限,老年人中不乏独身居住者、行动不便者,难免感到孤独,渴望交流,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欣赏,唱歌、跳舞既是个人喜好,其实也是一种途径;此外部分老年人上了年纪耳背,加上多种音乐混杂在一起后,为了听得更清楚,都将音量调大,出现此起彼伏的状态,季主任介绍说,苏州公园里的“乐队”来自苏州各地,甚至还有来自上海的老年人,团队最多时有20个左右,逐渐取缔一些变相牟利的团队后,目前双休日仍有12个左右,平时也有六七个。“到公园里散心,唱歌和跳舞,是比较健康的活动方式。”季主任称,公园是面向所有市民开放的,欢迎大家开展积极向上的活动,公园里的资源也由大家共享,不过因为到公园活动的人群是多元的,大家的喜好各不相同,希望彼此之间多一些理解和宽容。他呼吁,社会应给予老年人更多关爱,提供更多活动空间,同时老年人在活动时也应考虑到他人,将高音喇叭的音量调到合适的范围内,相信也能够获得更多尊重。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