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者家属亲临见证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今天开馆

2015年12月01日 18:10:11 | 来源:江苏广电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 

  今天上午,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正式开馆试运行。作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分馆,这里是中国大陆首座经“慰安妇”亲自指认的、以“慰安妇”为主题的纪念馆,“慰安妇”幸存者家属等300多人出席了开馆仪式。

  【幸存者家属亲临见证 讲述“慰安妇”悲惨遭遇】

  南京慰安妇幸存者雷桂英的养子唐家国,亲手为雕塑揭幕。这座“慰安妇”主题雕塑体现了罪恶的“慰安妇”制度,给无辜妇女们带来的灾难性悲惨生活,昭示了日本军国主义对人性的肆意践踏,和给妇女带来的苦难与伤痛。

  唐家国告诉记者,因为日军的暴行,养母雷桂英身心都遭受了巨大伤害,一生都没能生儿育女。1941年,年仅13岁的雷桂英,在逃难到南京汤山期间,被人诱骗进了慰安所。

  非人的摧残,让雷桂英觉得不能再继续忍受下去,否则一定会和其他姐妹一样,死在慰安所里。最后,她找机会从慰安所后门逃跑,这才得以幸存,也因此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和讲述者。

  “慰安妇”雷桂英的养子唐家国说,见证在这里,证据在这里。陈列馆是死者的一个愿望,也是给她们的心理安慰。

  【南京市民捐赠“慰安所”旧物 再添史料新证物】

  今天,家住附近的李邦华一家也来到现场。李邦华的女儿表示,日本入侵南京期间,她爷爷的家曾被日军侵占,成为一处慰安所,也就是当时的松下富贵楼。今天,他们要把当年留下的自行车,橱柜,桌子等慰安妇用过的家具,捐赠给陈列馆。

  李邦华的女儿说,日本鬼子走了以后,他们就收回了房子,里面老物件都还在,这么多年了一直留着。这些老物件见证了那段历史。

  【经在世慰安妇现场指认 旧址复原控诉罪行】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由八幢淡黄色的两层建筑组成,其中六幢为展陈馆。基本陈列部分,展出了和南京大屠杀有关的“慰安妇”信息。大量照片和证人证言,整体介绍了日军在南京,上海和全国推广的“慰安妇”制度。

  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介绍,在他20年的调查研究中,找到了大量的证据。像这样的慰安所,仅仅在南京就有四十到五十个。

  2003年,朝鲜籍“慰安妇”朴永心曾来到利济巷现场,指认此处曾是慰安所,这也是唯一经在世慰安妇指认的慰安所。如今,在这里陈列的雷桂英、朴永心、周粉英等“慰安妇”幸存者证言、史料图片、老物件和场景复原,都在控诉日军曾对妇女犯下的累累暴行。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研究会会长朱成山说,日军侵略加害是多种暴行,包括南京大屠杀暴行,也包括“慰安妇”、细菌战、劳工等,在第二个国家公祭日之前,南京利济巷慰安妇旧址陈列馆开馆,也是对日军当年加害暴行的一种控诉,也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历史,珍爱和平。

  【“泪”是展览灵魂 “慰安妇”受害史不容抹杀】

  痛苦的面部表情,缓缓流下却永不停息的泪水,让参观者都忍不住泪流满面。

  有参观者表示,看后有设身处地的感觉,痛恨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

  朱成山说,希望通过泪洒一面墙、泪湿一片地、泪滴一条路、无言的泪、流不尽的泪五个展示元素, 表达出展览的灵魂。

  朱成山表示,“慰安妇”是非常痛楚的,不光是当时流泪。她一生中都是流不尽的眼泪。像如皋“慰安妇”周粉英,最后眼睛都哭瞎了。

  南京利济巷慰安所旧址陈列馆,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对旧址进行了保护性修缮,这里曾是日军“东云慰安所”和“故乡楼慰安所”的旧址。史料显示,曾有20万以上的中国妇女被迫充当“慰安妇”,惨遭日军蹂躏与摧残,而遭受这一暴行的不止是中国。

  中国“慰安妇”研究中心主任苏智良表示,日本实施的“慰安妇”制度推行到了亚洲所有的占领地,在他的殖民地朝鲜半岛,在占领地中国和东南亚各地都有慰安所。现在亚洲各地保护慰安所遗址越来越多的引起人们的关注。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去年申报的“慰安妇”档案申遗落选。但是,中国“慰安妇”的血泪记忆不容忘却,只有正视历史,以史为鉴,才能开创和平未来。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