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主被电信诈骗44万元 法院判运营商担责20%

2015年11月26日 10:50:24 | 来源:大河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深圳市的张女士遭遇电信诈骗被骗走44万元,她以没有提供真实的来电显示服务为由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其损失。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近日一审裁定深圳移动提供服务不准确担责20%,赔偿张女士财产损失8.9万元。

  诈骗分子成“公安”,来电显示成“帮凶”

  2014 年4月,深圳市的张女士在接到经改号软件造假的银行客服、公安、检察院一系列电话后,被骗走了44万元。而让张女士不能接受的是,这些来电号码,显示的确 实是银行和公安局的电话号码,因此她才一步步走入了犯罪分子布下的陷阱。张女士不解,为何骗子能用银行和公安局的电话号码打给她?为何深圳移动收取来电显 示费用,却不能提供真实的来电显示内容?为此,张女士将深圳移动告上了法庭,要求全额赔偿其损失。

  深圳移动辩称,错在主叫端运营商,是深圳铁通和深圳电信违反了行业规定,未经审核就将原本应当可以认定为不规范的号码以规范格式传送给深圳移动,在主叫端运营商没有依法履行法定职责的情况下,深圳移动作为被叫端运营商无法识别接收号码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深圳移动还称,现行的各类规定,没有要求被叫端运营商对来自不同主叫端运营商的电话号码进行比对,更没有要求被叫端运营商对此种情形向客户予以提示。

  运营商提供服务不准确被判部分担责

  此案的争议焦点在于深圳移动是否应对张女士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判决认定,被告有以下一系列过错行为,与张女士的财产损失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应当承担部分责任。

  ——从来电显示内容上看,深圳移动提供给张女士的来电显示服务内容不准确、不真实。且深圳移动未就“不能保证来电显示服务内容的真实性”这点,对张女士进行提示。

  ——深圳移动在未取得张女士同意且不知情的情况下,允许他人将其手机号码设置为呼叫转移的接收号码,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导致其被诈骗。

  ——在电信诈骗情况日益猖獗的情况下,深圳移动并未与其他电信运营商协商合理安排互联互通业务,亦未与其他运营商积极协调、沟通,及时弥补信息传输过程中存在的漏洞,来保证用户的人身、财产安全,导致张女士被他人利用该漏洞电信诈骗。

  法院也认定张女士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仅通过电话交流就轻信他人,对骗术伎俩缺乏识别能力,承担80%的责任。 据新华社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