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巴黎法兰西球场、巴塔克兰音乐厅等多地发生袭击事件,发生6起枪击事件、3场爆炸和一起人质劫持事件。目前死亡人数已达197人,预计仍将进一步增加。
一、昨夜巴黎遭遇袭击,伤亡非常严重,据称已有中国人遇难
昨晚巴黎发生的恐怖袭击主要发生在下面三个地点:分别是巴塔克兰音乐厅(Bartaclan Concert Hall)、北部的法兰西体育场和城中心的柬埔寨餐厅。对于法国政府高层来说,冲击最直接的地点在于巴黎北郊的法兰西体育场(Stade de France)。那里同时发生了三起爆炸,而法国总统奥朗德当时正在观看法国队与德国队的激烈争夺战。奥朗德随后紧急撤离,并在内政部召开紧急会议。
法国特警强攻音乐厅
最大的伤亡则发生在巴塔克兰音乐厅,该音乐厅可以容纳1500人,袭击发生时正在举办音乐会,里面聚集了大量的平民。在大约一个小时以后,法国警方的特种作战力量进攻音乐厅并击毙了恐怖分子。但此前恐怖分子将炸药扔向人质造成的严重伤亡,还有恐怖分子将人质拖出来公开一一进行处决的死亡,已经导致至少上百人丧生。
奥朗德宣布法国全境进入紧急状态
法国电视一台电视台的反恐专家分析表示,这次袭击的性质已经完全改变。过去只是针对某一群体袭击,比如袭击查理周刊或者警察,而这次则是针对平民的造成恐怖氛围的屠杀,是纯粹的滥杀无辜。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性质上,这次恐怖袭击正如法国总统奥朗德后来在电视讲话中所说:是法国历史上“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
根据目前的消息,已有被捕的恐怖分子自称来自叙利亚。也有当时在场的人作证称,听到恐怖分子高呼“为了叙利亚”等口号。同时有来自法国的消息称,此次袭击中已经出现了中国公民的伤亡;目前中国驻法国使馆、央视记者等正在核实具体情况。目前法国已经进入紧急状态。
二、法国此前已经因《查理》周刊而遭遇袭击
在今年1月17日,法国《查理》周刊位于巴黎的总部遭遇恐怖分子袭击,导致12人死亡;其中不仅包括杂志总编的4名漫画家和多位记者在内,而且还包括两名警察和一名经济学家。当天中午11点30分左右,3名恐怖分子手持自动步枪和火箭筒袭击了该杂志的总部办公室;此前《查理》周刊此前刊发了嘲讽伊斯兰宗教先知穆罕穆德的漫画。同时遭遇袭击的,还有一家犹太人食物超市。
《查理》周刊袭击事件中,恐怖分子打死警察的瞬间
在《查理》周刊袭击事件中,三名恐怖分子并不属于同一阵营。库阿奇(Kouachi)兄弟两人代表阿拉伯半岛基地组织(AQAP,译注:基地组织位于也门的分支);而阿米迪•库里巴利则属于伊斯兰国(ISIS)阵营。这两个组织的关系相当糟糕,在叙利亚更是处于彼此间之间交战的状态。
然而在袭击法国时,这三名恐怖分子却能够放下圣战者之间的阵营分裂,而亲密无间的展开合作。这个事实证明,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句话绝不适用于对待恐怖分子——任何试图拉拢利用,扶植或者纵容某一派恐怖分子坐大的行为,或者为恐怖分子袭击他国而叫好的行为,都是极度愚蠢而短视的。
《查理》周刊袭击事件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像库阿奇兄弟这样的典型恐怖分子,他们从事恐怖主义活动的经历长达十年以上。期间多次的逮捕和监狱生涯,从未能使他们改变半分;任何认为恐怖分子可以被感化和改造的想法,都是极度愚蠢而危险的——海量的事实证明,只有死亡才能结束他们的圣战。
三、法国至今在持续打击伊斯兰国,仇恨值一直居高不下
在2003年时,法国由于坚决反对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而使两国关系走向了低谷时期。而在2013年以后,以经历伊拉克战乱完成了“练兵”的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以及叙利亚“胜利阵线”为基础,“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ISIS)武装宣告成立并迅速扩张。
法国用戴高乐号航母上的阵风战斗机,对伊斯兰国发动了大量空重袭击
由于伊斯兰国的恐怖袭击已经严重危及到了法国的安全和利益,已经失去旁观坐视余地的法国开始参与对伊斯兰国的军事打击行动。并在2014年的9月19日,第一次动用驻扎在阿联酋基地的空军阵风战斗机,对伊拉克境内东北部的一个伊斯兰国后勤仓库进行了空袭。
随后法国对伊斯兰国的打击力度一直在不断加强,很快法国唯一的航母“戴高乐”号也被调动到叙利亚附近;从航母上起飞的海军舰载型阵风战斗机也投入了持续性的打击任务中,并且持续到现在。
基于这一层背景的原因,虽然仇恨西方国家是伊斯兰国等是伊斯兰恐怖分子的普遍价值标准,但法国仍然在整个西方国家中显得特别显眼,仅次于美国,成为欧洲国家中恐怖分子首选的袭击目标。
四、叙利亚难民涌入法国,使法国安全工作几乎瘫痪
尤其是和美国相比,法国国内的安保工作一直较为松懈,更是让恐怖分子乐于在法国进行所谓圣战。实际上参与袭击《查理》周刊的库阿奇兄弟,属于在法国安全部门挂了号的危险分子,但一直没有遭受到严格的监视和控制,这才有机会发动恐怖袭击。
尤其雪上加霜的是,近期大量来自叙利亚的难民潮涌入法国等欧洲国家;短时间内暴增的流动人口——而且是无资料可查据的国外难民人口,使得法国的安全工作几乎瘫痪。一方面是法国根本无法有力的监管,这些难民是否在暗中筹划和组织恐怖袭击活动;另一方面,究竟有多少恐怖分子以难民的面目涌入了法国,这是谁也说不清的事情。
图:在法国的难民营,这是安全部门短时间根本无法掌握、摸清的地方
事实上,仅仅是那些非常乐意于出风头、在网络上发布带有自己清晰面部形象的自拍视频和照片的恐怖分子,就已经被众多网民从网上的新闻照片、以及社交网站和软件中甄别、曝光了很多。这么愚蠢的恐怖分子终归是少数,那些低调、善于把自己伪装成温和派理性派的恐怖分子数量千百倍于此,他们才是占绝绝大多数的主流群体。
单纯从技术角度来讲,从允许叙利亚难民大规模进入国境的那一刻起,法国的安全工作就已经在基层的执行层面上彻底崩溃了。发生大规模恐怖袭击事件,已经只剩下了时间早晚的问题。
五、法国未来将会如何应对恐怖袭击?会不会学习英国和美国,加强对社会的监控?
在昨晚的恐怖袭击发生以后,法国总统奥朗德称这是法国“史无前例的恐怖袭击”,并宣布法国全境进入全国最高级别戒严,全国宵禁,交通戒严,法国国境关闭,所有航班取消。这是巴黎自1944年首次实施宵禁。
法国近现代历史上一直崇尚自由开放的风气,对于政府的监控和秘密调查,民间一直抱有非常大的抵触情绪。因此和英国、美国相比,法国情报和安全部门对于社会生活的监视、介入和影响力都要低很多。
9·11以后,美国极大加强了本土的安全力量。很多美国人痛批警察军事化、国家极权化,都是新安全政策和传统社会文化氛围出现激烈碰撞后形成的声音。
近年来一而再、再而三的恐怖袭击,证明法国现有的政策已经完全无法应对新的安全形式变化。相较于法国,英国的安全形式较为平稳,这和英国历史上长期推行对社会实施高强度监控,对于甄别、打击恐怖分子毫不留情有很直接的关系。实际上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等著作,反应的就是英国本国的社会政治生态。
而美国在9·11事件以后,在全国上下对情报和安全体系进行了极大的整改和强化。虽然新的安全政策导致了各方面基于隐私被破坏等方面的激烈批评——比如安全部门对于电话、邮件、社交网络有了极大的监视权限,执法部门对于危险人物进行监控、约谈、缉捕标准的大幅放宽,对于特定宗教群体和社区近似于歧视性的监管政策,以至于对恐怖分子用刑拷打。
著名的“红脖子”之乡美国德克萨斯州,只用一场“先知穆罕默德漫画展”,就成功钓出了两名早被怀疑监视的恐怖分子,并在其发动袭击时当场击毙。
然而事实证明,美国的新安全政策取得了相当的成功。在伊斯兰恐怖分子中,美国一直是第一号的仇恨对象,但真正能在美国内部发起成功的恐怖袭击的例子却相当少——这其中还有部分是被美国相关部门进行钓鱼执法,直接被打了伏击的。
不可否认的是,政府加强对于社会各方面的监控力度,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破坏普通公民的隐私权、甚至是人权。但就像治病一样,药物的药性和毒性从来都是无法分割的一体,在恐怖袭击这样的重大威胁面前,个体权益要不要为之让路,法国人民正在面临选择。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