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双十一"离成为“传统佳节”还有多远?

2015年11月11日 14:12:37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西坡

  (作者西坡,“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时事评论人;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观众朋友们,大家晚上好,中华民族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双十一又到了……”2050年芒果台主办的第36届“双十一”晚会上,汪涵的儿子小酸菜,不,汪十安站在舞台上这样报幕。

  上面这一场景有多大可能成真,又有多少成分是异想天开?在“剁手节”来临之际,我们有必要思考一下。双十一有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有全民参与,有约定俗成的过节方式,有预热有回顾有“小双十一”,今年开始甚至有了晚会,但可能许多人依然觉得它是个怪胎。

  在有些人眼里,“双十一”之于传统节日,顶多就像飞天面条神教之于传统宗教一样,与其说是节日,不如说是对节日的反讽。飞天面条神教是一群由三次元星人组成的古怪宗教团体,他们“相信”宇宙是由一个会飞行的意大利面条怪物在 一次严重的酗酒后” 创造的,而这个意大利面条怪就是唯一的真神。飞天面条神教由一名大学物理专业毕业生创立,双十一同样由大学生创造出来,不过后者是被商家发扬光大的。

  每年的双十一,伴随着节节攀升的销售数字都会有争议出现。近日,财经作家吴晓波发出“我们真的还需要双十一吗”的疑问。不过在你表达对双十一的不屑之前,不妨先了解一下它已经长成了怎样一个庞然大物。

  有媒体从曝光度、文化认同、消费特点等多个角度对双十一和春晚进行对比,结论是双十一正在赶超春晚。春晚的收视人数和关注度正在下降,双十一则方兴未艾,两者在90、00后群体中的影响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不拘一格的购物狂欢节与隆重而拘谨的春晚,红包与海外侨胞,湖南卫视与CCTV……对小鲜肉来讲,前者的吸引力是不言自明的。

  年轻人才是未来。将来若有一天发展出“年轻人过双十一,老年人才过春节”的氛围,一点都不奇怪。连冯小刚都在等你看不懂的时候,你就落伍了”的压力之下,从马云手中接过了双十一晚会的导筒。

  双十一最常被诟病的一点是,它是“人造的”。这话不假,可所有人类团体过的每一个节日,最初都是人造的。至少对我们无神论者来说,没什么区别。

  双十一兼具购物节与光棍节的双重含义,可多义性也不是一个节日成立与否的问题。北方每一个节日都带有“饺子节”的属性,苏州过端午节不是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伍子胥,大名鼎鼎的春节也有多种传说。将来的双十一,修正主义者过购物节,原教旨主义者过光棍节,也是一道风景。

  双十一的弱点当然也很明显,一个是太年轻,一个是太单薄。

  即使从90年代的大学校园算起,作为光棍节的双十一也只有20来岁。如果从天猫(当时还叫淘宝商城)2009年把双十一改造成购物狂欢节算起,双十一更是只有6岁。作为一个节日,它太年轻以致人们还难以将它浪漫化、模糊化。

  资历是可以熬的。而且要知道,圣诞节、万圣节开始在中国风靡也没多少年。在双十一铺天盖地的促销声、段子声中,不少人即使购物车是空的也会跟着感到兴奋。这就是节日的力量,在不知不觉中重设你的节奏。

  单薄,是说双十一除了购物、光棍这两个元素,便乏善可陈。而且购物独大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节日可以包含购物,但不能只有购物。仪式、娱乐、社交,都是必不可说的。可以说,阿里、京东今年推出的两台大型晚会是一个新鲜元素。但这还远远不够。民间智慧有待进一步发掘。

  随着我们进入商业文明以及经济向消费主导转型,一个新节日的兴起是大势所趋。双十一离成为“传统佳节”还有多远?与其等待,不如动手。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