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双十一:消费神话还是经济抢劫?

2015年11月11日 13:39:14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曹梓  

  (作者曹梓,“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媒体人;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双十一”第七年。今年的动静比往年更大,各大电商不仅继续线上无节制、无下限的互撕和连环仗,京东和阿里还把促销从线上拓展到了线下,在央视和湖南卫视各搞了两场大型晚会,让“购物节”变成了名副其实的“狂欢节”。

  我不喜欢热闹,更别说喧嚣。但在今天,我却无法独善其身,因为就在我敲击键盘的时候,我的电脑屏幕时不时地跳出“双十一”的促销广告,而屏幕右下角任务栏中的刺目提醒,关都关不掉。商家造势已经无孔不入。

  明星和低价,是商业最好的催化剂。在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明星就意味着号召力;在一个物化的时代,可能没有什么比促销、低价这样的字眼更能吸引大众的眼球。今天,一切学问,归根到底都是传播的学问。对商业而言,尤其如此。媒体的发达让商业不单纯是商业,它已经变成了一种传媒业,宣传为王。电商大战就是宣传大战。

  商业就是你情我愿的买卖,但是“购物节”变成了“狂欢节”,电商大战变成了宣传大战,主导买卖双方关系的就不再是供需与价格,而是商家的形象与消费者的心情。商家打扮成上帝,消费者短暂失去理性,以为有便宜可捡,但是天底下哪有可以白占的便宜。“双十一”,就是商家对消费者的一场“精神抢劫”。

  

  据阿里官方透露,双十一之前,官方给天猫发去了贺电:祝贺双十一的创举和成绩,问候电商和广大消费者。有了官方的贺电,想必电商们会更有干劲。阿里声称:这是新经济的力量,更是中国的力量。

  确实,电商在西方很多发达国家发展得很慢,主要就是因为他们国家人少。反过来看看中国,13亿人口,7亿网民。没有足够的消费者基数,就不会有今天的阿里和京东。

  人多,是中国电商发展的天然优势。随着互联网的逐步普及,中国电商未来还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所谓“中国的力量”还没发挥到极致。

  但是,比“中国的力量”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屌丝的力量”。尽管电商现在已经在网上卖汽车、卖家电,但是网上购物还是以便宜货为主。什么样的人会买便宜货,不是富人,甚至连中产都不是,更多的还是低收入者。他们无疑是对价格最敏感的一群人。所以,双十一的成功,源于电商在宣传和价格上“放大招”,更源于低收入群体平时的消费欲望大多被压抑。

  这么看,所谓的“中国的力量”不免增添了一层悲情的色彩。双十一,是屌丝群体在互联网时代缔造的“商业神话”。

  

  据中国社科院的数据显示,每6%的商品从线下转移到线上,就会导致线下实体店的利润下降50%。从2009年至去年,双十一零售总额从5000万到571亿,今年双十一的目标据说是800亿,这个数字背后意味着什么?

  短短几年时间,关店潮从服装、3C、商超、百货等扩展到全行业,包括北京中关村大卖场、马连道茶市、义务小商品城等等。

  关店潮是电商对实体业态的颠覆,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经济和民生的破坏,主要理由有:

  首先,电商平台的模式设计,就是挣网店的钱,而不是让网店挣钱。资料显示,这几年网店赚钱的比例从18%9%再到5%。开网店为什么不赚钱,因为钱都被平台赚去了,比如租金、广告等等。

  其次,网店为了赚钱,就必然压低成本,大打价格战,甚至以次从好,最恶劣的情况就是假货横行。

  第三,假货横行必然带来道德滑坡,因为卖假货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不卖就不挣钱;低价文化必然扼杀创新,一味的价格战就能生存,谁会花钱生产更好的产品?

  经济学家郎咸平说,“淘宝不死,中国经济不活”,尽管有点危言耸听,但是背后的问题确实存在。低价逻辑迫使商家打成本的主意,假冒伪劣不只是颠覆业态,也是商业的倒退。

  七年来,双十一的销售额增长了一百倍,消费需求可谓爆表,但是中国GDP的增速却在下滑。背后除了经济的结构性问题,还有一个原因在于,消费刺激经济的天然规律被人为降低了成色,被一部分人揩了油。

  双十一,就是商家对中国经济的一场“抢劫”。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