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空军将对JF-17进行进一步的升级
近日,有海外媒体报道,JF-17的最新改进型BLOCK3将会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如果消息属实,这将有力的增强JF-17的作战能力。
根据相关资料,JF-17目前配备的是KLJ-7机械扫描脉多普勒雷达,巴基斯坦空军认为它的性能可以与F-16AM/BM的AN/APG-66V2/V3相比,它对于RCS=5的目标可以提供130公里左右的探测距离,具备与三代作战飞机相对抗的能力,不过KLJ-7毕竟是一种机械扫描雷达,它的探测距离、多目标能力仍旧有限,不足以支持机载SD-10A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发挥全部效能,实际上美国空军也认为只有作战飞机只有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才能支持AIM-120C发挥出全部的飞行包线。
SD-10A是JF-17的主要空战武器
因此为了充分发挥出SD-10A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和全部效能,不需要对JF-17的机载火控雷达进行改进,从目前来看,机械扫描雷达采用的行波管效率较低,一般在20%以下,如果继续提高功率,那么对于器件、馈线等要求较高,升级潜力比较有限,所以各国都倾向于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来提高雷达的探测距离,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优点就是系统的损耗低,接收机灵敏度搞,有利于提高雷达的探测距离。所以新世纪作战飞机一直发展趋势就是机载雷达普遍向有源相控阵升级。
一般认为JF-17的雷达孔径大约在600毫米左右,大约可以支持800个T/R模块,国内X波段T/R模块大约可以提供10W的峰值,2W的平均功率,也就是说JF-17BLOCK3R 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平均功率可以达到1.6KW左右,考虑到有源相控阵可以实现在空间的叠加和合成,实际功率可能更高,相比较之下一般机械扫描雷达如AN/APG-68平均功率也只有300W,印度空军目前作战能力最强的苏-30MKI,它的BARS雷达的平均功率也只有1KW左右,即使BARS的孔径大于JF-17的雷达天线孔径,但是考虑到后者有源相控阵在功率、损耗上的胜出,所以JF-17BLOCK3雷达探测距离距离估计仍然高于苏-30MKI。
JF-17配备的KLJ-7雷达
需要指出的是根据巴基斯坦空军的说法以,除了SD-10A空空导弹之外,他们还计划引进更加先进的SD-10B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按照巴空军的说法SD-10B采用了“主/被动制导系统”和“新的火箭发动机”-有可能是中国最新PL-15导弹上面的双脉冲火箭发动机,与SD-10A相比,它的发射包线更大,完全可以压制印度空军目前装备的R-77E和MICA两种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因此对于JF-17BLOCK3来说,凭借有源相控阵和SD-10B的组合,完全可以压制印度空军现有的三代作战飞机,并且具备与阵风这样的三代作战飞机对抗的能力。
有源相控阵是发展趋势
不过对于JF-17来说,想达到这样的目标,还需要对飞机进行进一步的配套改进,因为有源相控阵雷达对于飞机的能源供应、冷却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不可避免的都会增加飞机的空重,从而影响飞机的飞行和机动性能,所以JF-17还需要对现有的RD-93涡扇发动机的推力进行升级,以保证飞机在升级之后,飞行和机动性能不会下降太多,同时这也对国产配套发动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才能更好的为JF-17的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JF-17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升级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