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六届“老舍戏剧节”重量级作品,2022年11月4日-6日, 改编自马伯庸同名畅销小说的舞台剧《两京十五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完成了首演。首演结束后,本剧于11月25日至27日,在上海大剧院开启全国巡演,之后将前往南京江苏大剧院、广州大剧院、深圳滨海艺术中心等地巡演。这是著名作家马伯庸的畅销小说首次被改编搬上戏剧舞台,导演赵淼携24名演员在舞台上重现了这段明代版的“生死时速”。
小说《两京十五日》取材于《明史》中一段仅有五十字的描述:“夏四月,以南京地屡震,命往居守。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玺书召还。六月辛丑,还至良乡,受遗诏,入宫发丧。”根据这段描述,马伯庸完成了上下两部、近70万字的小说,讲述了一个情节紧张的悬疑故事:大明洪熙元年,当朝太子朱瞻基宝船在南京秦淮河畔被炸沉,一场横跨两京的惊天巨变令太子踏上了疯狂的极速之旅。他必须在15天内跑完两千两百余里路,从南京赶至北京去拯救自己,拯救大明。”
导演赵淼
作为国内中生代戏剧人之一,1979年出生的赵淼是较早确立自己艺术风格和探索方向的导演。他毕业于中戏导演系本科,后又读取了戏剧戏曲学硕士学位,师从美国方法派专家姜若瑜教授,先后任中国戏曲学院和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教师。他深受中国戏曲和外国形体戏剧影响,很早就在国内剧坛竖起了“形体戏剧”的鲜明旗帜。此次接手《两京十五日》,对他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删繁就简,从小说到舞台
原著小说内容体量巨大,这给舞台剧的改编带来了难度。要将70万字篇幅的小说,170余个角色、两千两百余里路的星夜奔驰浓缩成3小时的舞台剧,对导演赵淼而言,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取舍:“原作结构庞大,线索众多,每一个勾连的线索又都特别紧密,所以我们必须进行勇敢的删简。”
初读原著,赵淼觉得这是一部悬疑小说。但仔细一琢磨,他发现小说其实写了一个有关成长、信任以及命运抉择的故事,“所以我想,改编时得能够把这种感觉转移到舞台上”。
于是,在众多的角色中,赵淼将叙事重心放在明太子朱瞻基、小捕快吴定缘、女医师苏荆溪、芝麻官于谦等几位主角身上,并将故事情节集中在和他们的命运与成长有关的部分。“我们努力将原著中的‘神’充满舞台,让剧中人物的‘魂’附在演员身上。”赵淼说。
浓缩后的《两京十五日》“全程高能”,宝船爆炸的惊险、水牢逃脱的紧张、火烧明楼的悲怆......在恢弘的历史背景下,一个个精彩段落如同璀璨的璎珞,让观众全程目不暇接。
此外,《两京十五日》还通过光影与多媒体的配合,还原大明时代美学氛围,实现了波澜壮阔的时空穿梭、日行千里的奇幻场景。各种戏曲、肢体、皮影等手段的运用,也让复杂的场景调度,充分展现出舞台假定性的魅力,在全方位升级的音、视、觉效果中,为观众提供绝佳的观剧体验。
以传统戏曲元素打造现代舞台美学
作为戏剧导演,赵淼认为:“舞台剧是一种现场的艺术,与电影、文学等比起来,这是一个短板。要让戏剧更多地承载文学内容,就得用好它的现场性。”
因此,创排这部戏时,包括赵淼在内的主创团队定下了几个原则,“第一,故事的主核精神不能动;第二,戏剧是假定性的,情感是真的,我们所有的手法都是让观众知道这是假的,但却能在内心引发对真实场景的联想。”
基于这样的创作原则,传统戏曲元素成为《两京十五日》2022版的亮点之一。排练时,赵淼希望演员去学习传统的演剧方式,去研究百戏、杂耍等等,将一些表演动作用进来,“它们能给表演带来一种力量和质感”。剧中的打斗戏则借鉴中国传统戏曲的一些表演手法,包括刀、剑、枪等兵器的使用;戏曲的“起霸”、圆场等,演员们会在日常训练中加以借鉴,最终化用到舞台剧的表演当中。剧中所用到音乐,有戏曲等中国传统音乐,也有当代剧场的电子鼓等等,传统和现代在舞台上得以重逢。
戏曲“以虚为实”的写意精神也给赵淼提供了很多创作灵感,“戏曲最美好的东西是它的精神,舞台使用的那种原则性。我们舞台的调度,有圆场,有三角形,有移步换景,同一个桌子,又是龙榻,又是桥,又是船,又是市集又是码头,我们觉得这个是戏曲的精神”。
于是,我们看到,在《两京十五日》中,蓝色的绸布可以代表水波,红色的则代表火焰。太子乘坐的宝船,现实中体型巨大,但在舞台上只是一支小小的模型,“就是要在舞台上制造这种梦幻、虚拟的表演,这可能是我们从文学改编到舞台的一个大方向。”赵淼说。
赵淼提到,传统文化元素是这部舞台剧汲取营养的土壤。他认为,戏曲元素应用得当,可以帮助话剧向前推进很多,剧场的当代性离不开传统。但是如果只谈传统,就会失去未来。“戏剧的创作者要明确自己面对的是未来,所以既不能抱着传统不放,也不能完全放弃,我们需要在传统土壤的营养下激励自己和当代有连接。”他说:“传统文化给我们的舞台美学以支持。我想,当大家看到这部舞台剧时会感叹‘好中国’,同时也会说,好现代。”
女性意识与心灵救赎
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在《两京十五日》中,“返京四人组”里唯一的女性,女医苏荆溪都是一个极为亮眼的存在。她“胆绝、慧绝、情绝”,为了替被殉葬的闺蜜复仇,潜伏两年,精心策划。她不仅是一个心思缜密的复仇者,更是一个女性意识的觉醒者、反抗封建礼教的先行者。
在舞台剧中,除了苏荆溪之外,赵淼还为白莲教女护法昨叶何、白莲教首领“佛母”等打上了高光。在他眼中,尽管苏荆溪知性,昨叶何“敏锐又充满恐惧”、佛母像地母一样承载、包容,但她们都“是在不同的阶层,在不同的阵营当中的女性反抗精神的代表。”
白莲教女护法昨叶何
昨叶何是原作中非常出彩的一个女性角色,她“进不必媚,居不求利,芳不为人,生不因地”。在小说中,由于幼年时经历过饥荒,她每次出场,都会随身携带零食。这个特点,在舞台版本中虽然有所弱化,但饰演者吕晓萌用戏曲中“花衫”的技巧和感觉去重新塑造了这个人物。她认为,如果说苏荆溪作为一名受过良好教育的女性,具有非常自觉的女性意识;那么昨叶何虽然在性别意识方面并不敏锐,但她在人性方面的觉知要比苏荆溪更为深刻。她能够游刃有余地游走在各种身份的人之间,“像一缕烟雾”,也能够在需要牺牲的时候勇敢地顶上去。
在对这几位女性进行塑造时,赵淼充分发挥了自己在肢体造型上的优势,对于“昨叶何”,他给她安排了很多戏曲“跑圆场”的动作,突出这个人物的神秘和捉摸不定;对于“佛母”,他要求演员的身体重心永远是下沉的,靠近地面的。只是在佛母死后,他才给她设计了向舞台上方走去的动作,并让她讲出了全场最震撼人心的台词:“活着,都是为了活着。”
此外,赵淼还保留了原作中“斗文虫”、“纤夫闹事”等情节,在他看来,这些情节不但是主人公朱瞻基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经历,也是拓展这部戏格局和气象的重要部分。正是这些大明繁华表象下的“暗流”,与朝堂上的钟鸣鼎食一起,拼成了大明的万千气象。
“我理解的原著精神不只是小说,包括马伯庸本身想借助小说与世界对话的那一层,深层的思想和表达,我试图把它挑出来,再埋进这个故事里去。”赵淼说。
他表示,在舞台剧的创作中,创作团队会去揣摩挖掘原著作者的写作初衷,这个初衷是一个多维度的起点,他将这个起点概括为12个字:“有关天下,有关你我,有关自我”,比如有关天下与我的关系,天下乱与安的关系,你与我情谊关系,自我与成长、身份转变的关系等等。他说,从这12个字出发,我们会发现,正是人与人的流动与互动,自我与世间的牵动营造出纷繁的世界。“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很多人如流水一样被困顿在江河之中不同的位置,形成了漩涡和涟漪。”赵淼说。
在赵淼的舞台上,临近剧终时,每个角色都以不同的方式获得了救赎。佛母以自己的牺牲,吴定缘以自己的守护,苏荆溪以自己有限的复仇,朱瞻基以自己的成长与成熟。《两京十五日》书中曾写道:面对命运,没有人能置身事外。舞台剧《两京十五日》2022版不仅让观众欣赏了一出“大运河历险记”,更是陪着四位主演一起踏上获得心灵救赎的成长之旅。
“俗话说,是真佛只说家常。我们这出戏没有大道理,就是给大家讲一个好看的故事,说家常,然后大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们深层次的思考和表达,埋在故事里头。”赵淼说。
(文/马戎戎 剧照摄影/赵淼 本文首发新财mini,更多精彩内容点击此处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