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拍乘客隐私物品还散播,安检通道不能异化成偷窥渠道

2021年05月08日 17:40:46 | 来源:红星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月7日,有微博网友发布消息称,广州地铁一名安检员私下散布乘客携带物品安检照片,并发表不当言论。广州地铁称,安检单位进行调查后,已解除涉事人员劳动合同,并将其移交佛山警方。

  乘地铁接受安检,已是当下的一个公共常识,多数人也非常配合。但是,当乘客过安检的隐私物品可能被曝光,甚至因此遭受不当评议,这就让过安检本身变成了一场“冒险”,可能威胁到所有人的安全感。这正是此一个案引发广泛关注的主要原因所在。

  按理说,地铁安检对于乘客所带物品能否进行“干预”,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其是否属于违禁物品。否则,乘客包里放了什么,安检员不得干预,更无权指指点点。而拿手机直接拍摄乘客的物品并散播,这明显也违背了该有的职业素养,甚至涉嫌违法。此次广州地铁不仅对当事人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还同步移送警方,就足见其性质的严重性。

  应该看到,安检员被赋予的安检权力,实际是来自公众为配合公共安全而对个体权利的一种让渡。那么,既然它构成一种权力,就必然得受到监督,不能肆意妄为,成为伤害公众权利的滥权。对安检员来说,除了按规定履行基本的安检程序,其他在上班时间的任何“个人”行为,其实都有逾矩之嫌,稍微不当,既背离职业要求,也影响到乘客的权益。

  拿这起事件来说,乘客包里所放置的隐私物品,并不构成违禁。个别安检员的拍摄、传播以及评议,实际不过是以传播他人的隐私来满足自身的偷窥欲。如果这样的行为不能被有效制止,就可能放大人性的阴暗一面,每个人过安检,不仅得面临着隐私的暴露,还得承受道德的逼视,甚至是被诽谤和中伤的风险。而这,显然超出了安检设置的合理性范畴。

  近年来,随着各地轨道交通的迅速普及,安检员队伍也在迅速壮大。但安检员队伍的参差不齐和管理上的漏洞等问题,也时有被暴露。如2019年,广州地铁车厢内被曝发生安检员偷拍女乘客裙底事件。此外,此前还有媒体报道,个别城市地铁安检员在岗抽烟玩手机引发争议。

  这些乱象只是以个案形式被曝光,我们也不能以个别行为就给整个地铁安检员队伍贴上某种标签,但个案的叠加背后,却未尝不反映出某些共性问题。像地铁安检员到底能否在上班时间带手机、玩手机,就应该有明确的规定,并向社会进行公开,以起到监督作用。而目前不少地方的地铁安检员招聘和管理,都被指来自外包公司,其职业门槛和素养如何规范,也应该引起更多重视。

  如果说地铁运营规模象征着一个城市轨道交通的“硬实力”,那么,以安检服务规范程度为代表的地铁管理水平,则是城市轨道交通更重要的“软实力”。地铁运营规模上去了,相应的管理水平也理应与时俱进。否则,它不仅将影响到人们对于地铁安检本身的认同度,也将拉低公共交通出行的社会意愿。

  安检,就要对得住安全二字。不仅要确保结果安全,也要让人们在接受安检的过程中感受到足够的安全和被尊重。无论如何,地铁安检都应让乘客拥有免于隐私泄露和被偷窥的安全感。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