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正月十五这一天,四面八方的僧人和各族信教民众,会同中外各地的观光游人,一齐涌向距离西宁市20余公里的湟中县鲁沙尔镇。
大家来这里的理由是:当天光谢幕之时,只为一睹那绽放于指尖的吉祥莲花——酥油花……
酥油花灯节始于明朝永乐年间,由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所创。作为宗喀巴的诞生地,青海塔尔寺历年举办的酥油花灯节在规模上冠绝藏区,而且塔尔寺的上、下两个花院每年都会在元宵节就酥油花一比高下。
酥油花具有浓郁的藏族民间艺术特色,形式多样,题材内容广泛,大都取材于佛经故事和历史传说,其中包括佛像人物、树木花草、鸟兽鱼虫、亭台楼阁等各种造型。 据了解,捏塑酥油花,必须要用从牧草枯黄后的牦牛奶中提取出的乳白酥油,把白酥油如擀面一样擀成一个个卷,然后按比例分别敷以不同的矿物颜料,在冰冷的水中搓揉成一个个颜色不同的膏团,这需要18种颜色。再往历年陈旧酥油中掺和细麦草灰,捣揉成黑酥油作为胎料,之后用薄木板、麦草、铁丝、木棍、麻等材料扎骨架,用黑酥油胎料在骨架上塑形,再经领班艺僧对姿态、尺寸、结构、比例进行修改后,对外观进行塑造。
早在2006年,塔尔寺酥油花就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酥油花的融点很低,为了防止体温对酥油花的影响,艺人们在制作之前要把双手浸泡在刺骨的雪水中。同时,为防手温回暖,艺人们还必须不时浸泡冰水,让手指保持冰凉状态。为方便游客观看酥油花全景,防止酥油花自上而下融化,制作完成的酥油花画面要向前倾斜。
酥油花塑造的工艺品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精巧玲珑,不仅人物众多、长相各异、表情生动,而且还有很多情景展示,几十个故事情节在一个画面纵横交错展现,看上去繁而不乱。
正月的青海,寒冷的气息仍未全部退去,酥油花盛开正艳,绽放似锦。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春天的脚步从鎏金的宝殿,从庄严的佛塔,从高原凛冽的寒风,从素月清辉中氤氲中而来,轻拂着花容月貌。
塔尔寺酥油花。(新华网宋忠勇摄)
来源:视讯青海综合西海都市报、新华网青海频道、青海刘志强、网络等
青海网络广播电视台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