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纪录片造假?真实依旧是纪录片的最高准则|荔枝时评

2018年04月12日 15:25:06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王钟的 

  (作者王钟的,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这几天,BBC出品纪录片《人类星球》(Human Planet)的造假风波在英国媒体吵翻了天。

  在这部被誉为“史诗级纪录片”的作品中,为表现巴布亚西部原始部落适应丛林生活,拍摄了部落成员建造树屋居住的场景,还振振有词地解释说“树屋越高地位越高”。

  然而,另一个BBC纪录片团队的发现,无情地打了《人类星球》的脸。当地人告诉主持人,树屋“不是我们的家”,是被“委托拍摄的”。在舆论追问下,BBC不得不承认:“我们审查了《人类星球》中的相关片段,部落搬进树屋并居住在里面的叙述是不准确的。”

  纪录片富有教育意义,体现人文关怀,追求社会价值。以严肃题材为主的纪录片一直为主流社会所提倡,仿佛是“娱乐至死”的影视业的一股清流。近年来,《舌尖上的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超级工程》等国产纪录片的热播,提高了中国观众对纪录片的认同度,让这种以往被认为“高雅而小众”的影视体裁走向大众。

  在这个娱乐化的时代,人们愿意观看不那么“轻松”的纪录片,除了一些纪录片画面优美、制作精良,让人享受到感官上的愉悦外,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纪录片传播的是“真实”的信息。观众不出家门,就能观赏到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品尝”世界各国的美食,探索我们这个庞大星球中的未知世界。是真实的力量,让纪录片葆有长久的生命力。

  但是,人们沉浸于纪录片所呈现的大千世界时,常常遗忘纪录片归根结底是影视创作的一种形式。导演及创作团队的意志对纪录片的最终呈现起较大作用。纪录片的画面、节奏、解说普遍经过了精心编排,很多自然类纪录片强调其拍摄不易,说到底是为了获得“最理想”的画面。然而,“理想”意味着是非常态的,纪录片展示的美好,常常超越普通人实地体验所能感知的美好。

  在新闻传播学上,一直有“现象真实”和“本质真实”的争论。持“现象真实”论者,认为新闻报道应该原原本本地记录当时、当地的状况,以记者的所见所闻为唯一的报道依据;而持“本质真实”论者,则认为新闻报道不能纠结于偶然、表面的现象,而要关注报道对象的常态。

  随着新闻专业主义的确立,人们逐渐达成了“现象真实”与“本质真实”辩证统一的共识。过度强调“现象真实”,可能忽略日常的普遍状态,让新闻报道变得“钻牛角尖”;而一味宣扬“本质真实”,就会让新闻脱离事实,一些摆拍的新闻照片就是打着“本质真实”的旗号“横空出世”的。优秀的新闻报道,需要实现“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微妙平衡。

  尽管就真实性和客观程度而言,纪录片不及新闻报道,但同样需要真实性的平衡。为了向观众传递最理想的画面信息,纪录片业界更趋向于“本质真实”。很多纪录片通过摆拍来实现“场景再现”,或者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发生的画面剪辑在一起,以讲述一个完整的纪录片故事。虽然“现象真实”在这里被淡化,但尽最大程度保留纪录对象的真实性,依然是纪录片创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像《人类星球》这样生搬硬套,想当然地编造部落成员居住在树上的故事,就完全违背了纪录片的真实原则。《人类星球》被指责“造假”并不冤,BBC及制作团队无疑应该作出检讨。

  当然,对于一些反映自然和社会的“本质真实”,只是为了更好地呈现而采取某种技术手段的纪录片,人们不妨以宽容的态度对待。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有着太多的“决定性瞬间”,是很难被第一时间拍摄下来的,通过技术方式还原和再现,依然不失纪录的价值。有责任心的制作团队,则应当在类似“情景再现”的画面中,用字幕的方式说明并非完全的实地拍摄。

  近年来,类似《我们诞生在中国》《冈仁波齐》等带有纪录性质的电影在国内热播。人们看到这些电影中富有戏剧色彩的剧情,难免会问“这是不是真的”,而制作方不得不主动或被动地承认剧情经过了艺术加工,甚至是完全虚构的。须厘清的是,这类影视片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纪录片,在公共传播中不应该将其与纪录片混为一谈。纪录片创作者更不应该以这类脱离真实却在商业上取得巨大成功的“伪纪录片”为标杆。

  在这个纪录片“崛起”,从阳春白雪走向大众的时代,纪录片的创作者应当有自己的坚守。无论如何,真实是纪录片的本质,也是维系其独特价值之根本。BBC《人类星球》造假被曝光,也警示中国众多纪录片创作团队,不能忘记真实性的初心。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