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经天人交战的佛系,都是伪佛系|荔枝时评

2017年12月29日 15:05:52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朱迅垚

  (作者朱迅垚,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资深媒体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十年前我初入职场的时候,中国年轻人还没有文化和“佛系”文化,小确幸可能刚刚有。那是中国经济狂飙突进的巅峰期,整个社会都在被时代裹挟着前进,以至于当时的青年文化对主流文化(中年人主导)还呈现一种高黏度的依附关系。

  中国青年与主流文化,及主流文化背后的中年阶层的关系,呈现一种依附关系边际递减的趋势。如果以90年代为划界,在近三十年的青年文化史上,青年对主流社会的对抗则存在一种边际递增的趋势,以至于如今在社交媒体上成了一种强势话语。

  假设丧文化的抵抗还带有一点点情绪,佛系则干脆就是更进一步,连抵抗的姿态和情绪都没有了,无所谓、爱谁谁、淡然随缘、没有情绪、放弃抵抗……如果追溯中国流行文化史,这种带有消解、自嘲、解构气质的青年亚文化一直隐秘存在。周星驰电影里的无厘头形象以及贾樟柯早期电影里的几个主角其实都很符合或者佛系的形象。

  只不过,从前的丧和佛系主要是在青年小众群体里弥漫,大部分青年一旦进入半社会化的大学以及完全进入社会后,总体是积极融入、适应主流的态度。

  文化是经济社会变迁的镜像,青年文化尤其是社会变迁的风向标。很多分析已经说了,今天中国青年文化有点在往日本近二十年的风气靠,在阶层日渐固化的社会中,年轻人的欲望和不满通过一种不直接的方式(话语、生活方式或者行为艺术)表达出来。

  与此同时,另一个现象是,中国主流阶层的青年宠儿,在某些场合反倒容易被孤立。比如那些特别上进很讨老师喜欢的好学生,比如刚进公司主动与领导攀附的青年,比如一些条件优越出身很好的官二代、富二代,他们在主流文化和中年阶层主导的场合里,往往是夺目光彩的;一旦到了丧文化、佛系文化的场合,他们就会显得格格不入,会”。佛系青年们不会表现出明显的攻击,但他们会很默契地奉上一种含义丰富的集体微笑脸,或者集体沉默,这是一种佛系的Joy and Peace式的孤立。

  另一方面,主流阶层在面对丧青年佛系青年”时,也在扭转态度。他们发现自己遇到的是一群新人类,这些青年对他们的不满和抵抗不是强硬的、直接的,而是佛系的、丧的,这让他们所有的拳头和斥骂甚至各种怀柔手段都好像打到棉花上了,而且,他们还要被集体命名为油腻中年猥琐中年现在有很多文章批评丧文化或者佛系青年,效果并不大。经济社会结构变迁产生的现象,还是得结构性的调整,才能真正改观。

  但是,对年轻的具有佛系、丧系色彩的朋友,我有两个观点与大家分享。

  第一,20多岁时候的佛系是一种很浅层的未经审视的佛系。在我看来,未经天人交战的佛系其实是伪佛系。对人生的很多事情过于执着当然不好,但是如果在人生早期就持回避和无所谓的态度,看似拒绝了可能到来的痛苦,但也缺少了在真实世界体验真实痛苦的人生况味。而在青年的时代,人生真正的苦痛其实远远还没有到来,没有痛苦经验的积累和直面的勇气,不足以迎接真正的人生考验。

  第二,真实佛学也从来就不是什么不争不抢,什么都看开,什么都无所谓佛学的确不鼓励人们对特定的人或事物过于执着,但这同时也强调人在摆脱了私欲的束缚之后,更能勇猛精进地做更多利于大众的事情。可惜,现在流行的佛系只是强调了看破世间幻象的一面,而忽视了佛学中更丰富的内涵。

  因此,你的“佛系”,到底是真佛系,还是伪佛系?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