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科绝不是“小儿科”|大林评论

2017年12月27日 10:38:25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江苏新闻广播今天有个消息说,扬州大学附属医院儿科的一张通知火爆朋友圈,内容大意为:“医院儿科医生长期超负荷工作,已有多名医生病倒,请各位家长就近选择其他医院就诊。”最近小儿感冒和呼吸道疾病高发,不少医院的儿科因此不堪重负。网友们表示,这则通知背后就是儿科医生们一张张无奈的脸。

  新闻说五年不遇的生病高峰,加上二孩政策的全面开放,让本就紧缺的儿科医生更加紧张。医院儿科每天的接诊量超过2000人,全科40几名医生没有一个请假的,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012个小时,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在超负荷工作。有的医生发着烧,吃了退烧药,带着口罩继续加班。

  新闻说的是扬州,南京的情况其实差不多。南京卫计委今天也针对最近流感高发,明确禁止限制儿童就诊,要求所有儿科的门诊急诊24小时开诊。老实讲,相对于大人看病难,儿童看病难的问题更突出更严重。去年我在零距离节目里报道过一个数据,江苏每1000名儿童仅配有0.2名儿科医生,而成人每个医生对应588人,两者相差接近9倍。

  但凡去儿童医院就过医的孩子家长都有体会,一进医院就能看到,每个挂号窗口长长的队伍。挂号排队、等医生排队,几个小时等下来总算轮到医生给自己孩子看病,几分钟就完了,为这几分钟得耗几个小时甚至一天。家长辛苦,医生不更辛苦?所以有人说儿童医院挂个号像春运、看个病像打仗。

  工作量大还在其次,风险也大。儿科疾病有个显著特点是病情变化非常快。有的小朋友前一天看着还不错,第二天可能突然就严重了。要命的是孩子不能准确表达病情,比方说头疼,大人能说清楚怎么疼、疼多久,孩子除了哭说不清楚。要给孩子抽血化验还得有把子力气,搞不好要几个大人才按得住,而治疗的过程一旦出点状况更麻烦的事就来了。去年南京市儿童医院,一个护士在给患儿静脉穿刺时,因为没能一次成功,患儿母亲用 ipad 直接砸脸上去了,小护士额头砸了 1.5 公分的伤口。虽然打人者后来被警方行政拘留,但没能让类似事件减少,根据有关统计,这几年儿科出现的医疗暴力事件比其他科室要高出很多。

  有个俗语叫做“小儿科”,咱们在说到一些特简单、轻松的事时经常会用到这个词:“这不小儿科么?”可医院的小儿科,实在不是小儿科!

  说这事,我就是想借这条新闻做个呼吁,全社会要对医生尤其是儿科医生多点理解和尊重!这个行业超负荷、风险高等问题,长期以来少有改观,包括对儿科方面分级医疗制度的落实,这些都需要高度重视。而留住和吸引儿科医生、解决短缺现状,最根本、最实际的,还是要尽快提高儿科医生的福利待遇水平。儿科医生的前景如果不好,孩子的前景还有好吗?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