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曼彻斯特》:“丧”是一种权利|荔枝娱评

2017年08月27日 09:19:35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曾于里

  (作者曾于里,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青年文化评论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海边的曼彻斯特》在横扫欧美颁奖季之后,终于在大陆院线公映了,这是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第一次专线发行的影片,排片非常有限,但它却是暑期档最不容错过的优秀电影之一。

  《海边的曼彻斯特》讲述的是一个心碎的故事,一个心碎的人停留在心碎的往事中无法走出,他无处寻求救赎。

  电影分为两条线。主线中,卡西·阿弗莱克饰演的李,是一个修理工,他沉默寡言、颓废压抑,机械地穿梭在各个房子之间完成自己的工作。在得知哥哥的死讯后,他回到了故乡——海边的曼彻斯特处理丧事。根据哥哥的遗嘱,他将是侄子的监护人。但李无意扮演这个角色,他想把侄子带去波士顿,可侄子却执意留在故乡。

  主线行进的过程中,一条副线也一直在闪回,它揭示了李为什么要逃离故乡,为什么颓废压抑。原来李的心中有一段痛苦至极的记忆。他买了啤酒,走在雪地里的时候,他家的房子因为他的过失燃烧殆尽,妻子在夜里疯狂的喊叫,而他的孩子们更是葬身火海。

  直到这个秘密揭晓时,电影已经过了近一个小时了。导演通过闪回的方式来处理这一段最痛苦的记忆,克制而冷峻。灾难对一个人造成的心理创伤有多种拍法,但电影将煽情痛苦的过程全部隐去,只留下起因和结果,反倒精准地传递出了痛苦的悲怆,以及它对一个人的彻底碾压。从此,李就像行尸走肉一般,他的心碎了,他活得非常“丧”。

  按照惯常的思路,电影应该会有一个大的转折,让李从“丧”中走出去,重获光明。比如得到前妻的原谅,豁然开朗;比如在和侄子的相处中,获得救赎;抑或他遇到了某人,重获爱情……但《海边的曼彻斯特》中没有。前妻向李致歉,告诉他她爱他,希望他不要再那么痛苦,而他只是颤抖着摇头,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就匆匆逃走;侄子希望他能够留在故乡,他告诉他“I can’t beat it”,他就是无法战胜往事,无法战胜痛苦……

  你们都去奔赴美好前程吧,就让我在原地又丧又心碎;你们都有权利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但我就是无法与过去的自己的和解。从表面上看,《海边的曼彻斯特》似乎在传递一种丧的哲学,它以理解和同情的姿态看待那些停留在痛苦中的人。之前有媒体评论说,“丧”就是一种精神鸦片,“消沉、困惑与迷茫不利于个人成长,不利于家庭和睦”“于日渐颓废中空耗岁月、沉沦没落,极少数则选择了极端惨烈的方式终结‘丧’的无限痛楚”。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一直以来,我们都被一种所谓积极向上的成功哲学所绑架了,就像许多理发店、房产中介店和饭店的员工每天早上都要在店铺门口做集体操、喊积极向上的口号,这样的价值观并非不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它不应该成为整个社会、所有人都必须奉行和遵循的准则。在一些人看来,丧就是颓废萎靡,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面对生命中巨大的创伤却依旧能够丧丧地活着,本就是一种坚韧的承受,本就需要极大的勇气。我们往往只看到有的人丧,却没有看到,丧的背后他的承担,这样活着也许已经拼尽了他的全部努力。未曾有过他人的遭遇和心境,就不要着急论断他人的生活方式。

  我喜欢影片结尾的处理方式。在哥哥的葬礼后,李和侄儿相互推搡,一路闲聊,言语间有对彼此恻隐的温柔。就这样不知不觉地,他们爬上缓坡,他们接纳彼此,他们抛下痛苦,他们走向远方。生活仍在继续,即便很丧,但我们知道,他们挺下去了。

  而就像诗人里尔克所说:“哪有什么胜利可言,挺住,意味着一切。”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