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舞长江经济带】好神奇!重庆这个地方“水至清而有鱼”

2017年07月01日 01:23:55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2016年印发,确立了长江经济带“一轴、两翼、三极、多点”的发展新格局。如今已近一年,长江沿岸各省、市在区域协同生态发展方面有哪些新进展、新成效?中央网信办携沿岸11省市网信办,以及50多家中央和地方新闻网站,共同启动“共舞长江经济带”网络主题活动。荔枝新闻作为特邀媒体赴长江上游云、贵、川、渝实地探访,看沿线地区如何齐奏绿色发展的交响曲。
  荔枝新闻讯 最近被邀请参加了一个有意思的活动“共舞长江经济带”探访,人品大爆发的被分到了遥远的西南组(重庆-云南-贵州-四川),这条路线在小编的概念里就是“火锅-米线-酸汤鱼-串串”,然鹅来到长江头才发现,这真是块宝地啊!不仅美食目不暇接,生态和农业都戏份很足,一些超聪明的做法既保证了生态又产生经济效益,几度刷新了小编对于“种地”的认知,一块土地耍起威风来也超厉害,来来来快上车,一起来长长见识↓

  前方高能,一波洋气的名词排队袭来↓

  让鱼儿可以游在清水里的【清水型生态系统】

  先人曰“水至清而无鱼”,现在这个规律被打破了!重庆璧山区观音塘湿地公园憋了个大招——两米深的池塘清澈见底,里面水草摇摆小鱼追逐,而且没有任何净化机器参与……天了噜这是什么黑科技

  经负责人介绍,原来公园的池塘做了些手脚,构建了一个名为“清水型生态系统”的东西,对水生态进行修复。以生态系统中完整的食物网链为基础,利用食物链摄取原理和生物间相生相克关系,把沉水植物群落、鱼类群落、底栖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及岸带植物群落,构建健康的生态群落结构,达到水体中营养盐的转移及削减。这样就改善及提升水质,完全不用人工去净化也不用引入活水,呈现出一幅鱼儿嬉戏、栖岸蛙鸣、水下森林草原交错的极致景观。许多小盆友跟着爸爸来公园抓鱼钓虾,生活在城市里的娃儿也有这样的体验好感动!

  城市用水也玩双标?【中水回用工程】环保又节约

  重庆市璧山区对于水所做的文章还不止于此,璧山区水务局局长王继超介绍,璧山有常住人口73万人,全区各类工程性蓄水能力1.2亿方,人均水资源量约为550立方米,属于重度缺水地区。然而园林灌溉、道路清洗等等就用掉了大量的自来水,于是璧山区于2010年在重庆率先实施了污水处理中水回用工程。

  所谓中水,就是各种居民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净化,达到一定排放标准的再生水(非饮用水)。璧山区中水利用之前,大量污水直接排入璧南河。在大力开展中水、再生水利用之后,璧山城区及各镇街的工程车辆清洗、道路冲洗、市政环卫、园林浇灌用水、景观用水、空气除尘、河流补水等均大量用上了中水,全部替代了以前的自来水,全区中水回用率已达46%。不仅缓和了工程性缺水、节约用水成本,还改善了河流水体,使原来的臭水河变成了碧波荡漾的生态观光型河流风景线,水质稳定达到Ⅲ类以上。既减少了污染,又补足了用水缺口,一举两得,嗯~闪着智慧的光。

  巨资建公园不掏一分钱【以商养绿】轻松搞定

  重庆璧山区的秀湖公园是国家级湿地公园,因郭沫若先生赞誉璧山“黛山秀湖”而得名,其占地1500亩,山环水绕。打造这样一个公园,需投资额近8亿元,但政府却没有投入一分钱。原来,于2012年9月建成的秀湖公园,建有3个用于商业开发的明清仿古组团,其中有约5万平方米用于商业开发,而2万一平米的均价使得回收达10亿元。“不仅不会亏本,还净赚2个多亿。”在璧山区区长章勇武看来,这正是一种生态建设理念的体现,“创造宜居舒适的环境并不是赔本的买卖。”


(璧山区区长 章勇武)

  与此同时,买下商铺的商人也并未亏本,而是从璧山的绿色发展中也分得一杯羹。在秀湖公园开办茶楼两年的王永华,其每年利润可达一两百万元,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便利了市民也带来了无限商机。

  如今,通过对城市公共服务项目的完善,璧山已形成15分钟步行圈。在城中行走,时时都能听到流水潺潺、鸟儿啾啾。璧山,这座词坛泰斗庄奴心目中的“小而美”之城,正散发出如春天般的生机。

  大棚里种水稻、水稻田养蘑菇 【循环农业】玩得666

  在小编的认知中,水稻长在阳光下、蘑菇长在森林里,然而在重庆永川区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小编的认知却被颠覆了!下面是《走进科学》栏目→

  大棚种植蔬菜后,土地病虫害严重,经研究发现:用根系发达的水稻来改良净化大棚土壤非常有效。重庆永川绿益苑食用菌种植股份合作社就利用自然规律构造了一个“循环农业”的模式。

  水稻种植时需要大量的水源,而覆盖住地表的水则刚好起到进化土地的作用

  ↓

  除了净化土地,在水稻收割之后,把水放干,还可以利用粉碎后的稻草来种蘑菇,蘑菇有了养料,产量也大幅提高。

  ↓

  而蘑菇采摘完成后,还可以间种蔬菜。

  这样一来,一块土地每年可以种植2至3季,每亩土地年收入从2.8万元增至6万多元。

  一亩地6万多元,听起来很多有木有?但当地农民的收入远不止如此!农业股权化改革让农民的收入甩小编两条街。

  这块蘑菇田,有20个蘑菇房,投入资金760万元,其中财政补助资金300万元。按照以前做法,300万元的财政补贴通常归企业所有,而通过股权化改革,财政补贴的50%(即150万元)被划归村民共同持股,并按每年5%的标准进行分红。同时,村民还可以承包一个家庭出菇房,一个出菇房可种植5万袋蘑菇,每年实现收入10万元。而且村民还可以在公司打工,每月工资3000元。如此多项收入相加,让当地流转土地的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以前翻了好几倍,以前纯种粮食,每户人家年收入只有两三万元。

  如今,圣水湖现代农业园已引进食用菌生产企业15家,年产食用菌5万吨,产值达5.2亿元,结束了重庆70%食用菌要到市外采购的历史,重庆人民涮火锅终于不用远程运蘑菇了。

  猪也能上网?【猪交所】为猪插上“翅膀”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说“站在趋势的风口,猪也能飞起来。”在重庆荣昌区建立的生猪交易市场(猪交所),每天有12-15万头猪飞起来。

  荣昌区曾是全国最大生猪产地,依靠网络积极转型,2015年4月,荣昌区搭上“互联网+”的东风,成功将生猪市场搬到网上,在解决了线上交易标准、疫病防控及实物交收三大难题后,实现了生猪活体线上交易+线下交收的O2O模式,成功建立起我国最大的生猪现货电子交易市场,这也是中国首个、迄今为止唯一一个畜禽产品线上大市场。

  这个平台解决了生猪养殖与交易的三大痛点:减少了生猪交易环节,打破买卖渠道限制,防止生猪销售过程中层层加价行为;通过第三方保证金方式,避免传统线下交易中猪贩打白条的陋习,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养殖户的利益;交易大数据指导养殖户科学合理养殖,打破“猪周期”魔咒。

  目前荣昌生猪交易市场年成交量3500余万头,占全国生猪年流通量的近10%。

  攻克“虫癌” 【羊包虫病疫苗】搭上“一带一路”快车

  围绕着畜牧产业,荣昌人民把脑洞开得更大,养殖户最怕动物生病。当地的生物制药科研水平也走在了世界前列。荣昌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研发出了,全球唯一用于治疗人畜共患病强制免疫疫苗的羊包虫病疫苗。

  包虫病是这样一种可怕的疾病:被称为“虫癌”,在牧区令人谈之色变。在疫情流行区的牛羊群中常有包虫虫囊存在,牧民常以其内脏喂狗。而人与家犬接触,或食入被虫卵污染的水、蔬菜等食物,就会感染包虫病。人感染包虫病后,肝、肺、脑等都会受损,如不经治疗,10年死亡率可达90% 。我国受包虫病威胁人口近5000万,主要集中在新疆、青海、甘肃、四川等地。2007年之前,全球在预防包虫病方面并无有效手段。

  2010年,荣昌澳龙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建成了世界上第一条年产5亿头份的羊包虫病基因工程疫苗生产线。2016年初,农业部在西北七省区实行羊包虫病强制免疫。与此同时,澳龙生物又把目光投向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一带一路”国家,并在巴基斯坦和俄罗斯等国展开了产品效力应用实验。

  (文/孟煦 冯金同  图/冯金同)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