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当“文青”|青年说

2017年06月02日 10:20:11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张盼

  (作者张盼,南京研一学生;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你是文青吗?”前天,我的高中同学在面试的时候被HR问及她是不是文青,她因为默不作声所以没通过。在我们这个时代,“文艺青年”的涵义早就发生流变,他们已经成了纠结而矛盾的、被社会边缘化的人,不脱离主流文化又逃避着其他群体的攻讦与嘲讽。那到底真正的“文艺青年”是什么呢?

  民国时期,“文艺青年”就是当时爱国的代表,他们用文字批判社会恶习,主张社会变革,向往自由和平,追求心灵的纯净。像鲁迅、胡适、林徽因、徐志摩等著名文人,他们在文学与政治之间游走,备受人民关注和崇拜,社会地位很高。

  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人们的温饱得到解决后开始注视“精神世界”的事。博伊斯说,六七十年代以后的艺术实际上是继承了杜尚的思想,就是人人都是艺术家,每个人都可以跟艺术史上或者跟文学史上的任何人对话,可以跟任何大师进行精神交流,所以,这个时期的艺术,成了一种自我表达的最好方式,而“文青”们也满怀希望地借艺术来填充内心。其中,最为典型的“文艺青年”代表就是三毛,肖全相机里“身着乞丐装,披散的波浪卷,痛快地席地而坐”的三毛影像折射了她的“痛苦与欢乐,彷徨与坚持”。三毛备受青年人追捧,“三毛热”成为一种时尚潮流,“文艺青年”成为一种流行。

  现在,“文艺青年”是继“小资”之后重又兴起的一个身份标识,“波西米亚风”“流浪”“吉他”“猫”“LOMO相机”“胶片”“三毛热”等都被说成是“矫揉造作”,他们成了“装”语境下的负面消极话语。在很多人眼中,他们爱好文艺,所以不会挣钱,穷,因此更加痴呆,互为因累。

  

  我们不能给“文艺青年”下一个定义,但是他们具有一定相同的共性:爱文艺、艺术、浪漫化,并且还具有注重自我感受、“消极自由”的时代特征。我身边就存在很多“文艺青年”,他们真的“文艺”但不矫情。

  这个时代的“文青”大多诞生于“80”后和“90”后。随着社会快速转型,贫富差距增大,竞争日趋激烈,年轻人的理想与现实脱节,他们必须加快脚步,忙碌在谨小慎微的人间,他们经常性迷茫、无病呻吟,时而热泪盈眶,在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里,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回头轻舔自己。

  既然我们无法改变生活的轨迹,不可避免趋于平淡和平凡,但还好,可以选择避免变得平庸和麻木。有朋友说,那些在朋友圈随意附上几句顾城、北岛的诗,就说自己是文青的人只是为了彰显自己的逼格。我是极其不赞同,至少一个真“文艺青年”不会说“你是假文艺”这句话。

  

  这里,我还想说贾木许导演的《帕特森》。整部电影寡淡无奇,你不静下心来很难看完。主人公帕特森,是一名司机,他每天如同上了精准的发条,开着车走过同一条路线,仔细观察着城市的草木,偶尔听到乘客们荒诞又好笑的对话会笑笑但大多是沉默不语。但是帕特森把自己对城市以及妻子的所有爱和诗意都写在了诗歌里,跃然纸上,他把生活过得平凡却不平庸。“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寻找文艺”,这就是帕特森,也是贾木许,而我在他们身上看到了现代“文艺青年”们的影子。现在谁还有时间听你悲伤?我,自我倾听却变成了矫情,这种攻讦未免太随意。

  以前我不懂得什么叫挣扎,越长大越发现,最大的无能为力是我们总在不经意间落入平庸,缓慢得如流沙般陷落,眼睁睁盯着逐渐陷入沼泽的双腿,越挣扎越姿势越不好看,心里莫名堵得慌,我或者需要音乐、电影、胶片、吉他、旅行来减轻承重,放弃垂死挣扎而是缓缓走近彼岸,重获新生。我必须坦率承认我只是一个文艺爱好者,和大部分普通人一样,努力把庸碌的生活过得有模有样些。

  (作者由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新记者公号编辑部推荐。)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