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申办世界“文学之都” 力求填补东亚地区空白

2017年05月15日 16:55:20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荔枝新闻专稿(记者/秦玉婷) 

  如果说前两天扬子江作家周的落脚点在文学的意义上,那么今天,它则把目光真正集中到现实中。5月15日,多位世界“文学之都”的城市代表、以及毕飞宇、鲁敏、黄梵等作家代表齐聚“文学多样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国际高峰论坛,聚焦文学、贴近现实,共同围绕文学与城市发展等话题进行交流和探讨。

  论坛上,南京正式提出将申办世界“文学之都”,力求填补中国和东亚地区“文学之都”的空白!话不多说,赶紧跟记者一起看看大南京这次申请的来龙去脉吧。

  现场图

  爱荷华城“文学之都”办公室主任约翰•肯扬先生发言

“文学之都”是什么?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了“创意城市网络”,在世界范围内评选“文学之都、电影之都、音乐之都、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设计之都、媒体艺术之都、美食之都”,着力促进全球创意产业发展,旨在通过对成员城市促进当地文化发展的经验进行认可和交流,从而达到在全球化环境下倡导和维护文化多样性的目标。

  截至2016年,全世界共有116座城市加入“创意城市网络”,其中有20座城市被评为“文学之都”,包括英国爱丁堡与诺利奇、澳大利亚墨尔本、美国爱荷华等城市。大南京文脉源远流长、文学名家荟萃、文化资源丰富、文创活力无限,当然不能错过这种申报机会啦~

为何要申请?

  正如作家毕飞宇所说,“南京是一个特别文艺的城市。对我来说,我是完全不能离开南京这种文化氛围的。这里的水、这里的土壤,所有的文化气息对我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东西。”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的古代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传统精粹与时尚活力水乳交融。不管是历史的文学大家谢灵、李白、汤显祖、曹雪芹,还是当代文学名家苏童、毕飞宇、韩东、叶兆言等等,都足以体现南京这座古城璀璨的文学光芒。

  文学体现城市底蕴,是一座城市最靓丽的名片。南京市委副书记龙翔表示,“虽然南京已经是默认的‘文学之都’,但是南京更迫切地希望得到真正的认可,填补中国和东亚地区‘文学之都’的空白。”本次论坛同时启动中国(南京)“文学之都”促进中心揭牌仪式和南京文学国际友好合作计划,与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世界知名城市“南京周”等城市品牌活动形成合力,力求谱写好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南京篇章”。

南京将如何努力?

  文学的多样性代表生物的多样性和生存方式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以公共性符号的形式进入思想,对城市发展产生辐射作用。在论坛上,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徐兴无、作家代表毕飞宇、克拉科夫“文学之都”负责人西蒙•克劳斯卡先生和墨尔本“文学之都”负责人大卫•莱丁等人,从文化多样性和城市可持续化发展出发,共同探寻南京申办“文学之都”的发展道路。

  “文学多样性的发展不可用外力控制,但是可以为它创造外部环境。”对于西蒙•克劳斯卡来说,文学和城市市民的互动,就是推动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那双看不见的手。

  作家毕飞宇从人文关怀出发,以自己的切身感受提出独到见解,“文学的气质就是淡定和从容的,它能让人的心真正安定下来。”一个的城市生活形态单一枯竭之时,文学能将它变得生动;当生活形态过于焦躁时,文学又会给予人们宠辱不惊的气质,“这一点,什么也代替不了。”毕飞宇同时强调文学与阅读的联系,“阅读就是生活,生活就是在现实世界。阅读多了,书店多了,文学自然就发展起来了。”阅读也好,书店也罢,在毕飞宇的眼中,也是推动文学发展的“另一只手”。

  文学的多样化是创意城市网络构成不可或缺的元素,可持续发展也同时体现在多样化的交流中。“‘文学之都’的申请,把南京这座城市的性格由内秀变成外向,我们就能站在平等的角度上与国际‘文学之都’进行交流,这反过来对文化多样性也有影响。”黄梵先生感慨道。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