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雨素:被仰望的作家,被遗忘的月嫂|荔枝时评

2017年04月26日 16:23:33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郁风

  (作者郁风,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时事评论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月嫂范雨素在《皮村文学》上发表文章,那是本皮村工友之家组织自印的工友作品集。范雨素就住在皮村一座8平米的小屋里。这个村庄聚居着2万和范雨素类似的外来进京务工者,也有人称之为“低端人口”,拥挤、嘈杂又喧闹。这座村庄的上空是飞机航线,每天飞机从皮村人的屋顶上轰鸣而过,飞过云端,飞过这个被大多数人遗忘的角落。

  范雨素是幸运的,载有她文章的《皮村文学》偶然被来访记者看到,她的文字开始为世人所知,开始是《农民大哥》,后来就是《我是范雨素》,你我都知道的文章。

  《我是范雨素》打动了很多人,它拥有很多打动人的因素:朴实、自然、真实,又掺杂着作者特殊的冷幽默。除了文字本身的特点,更在于文中所述经历的坎坷动人:一个热爱文学的农家少女,家境贫寒,命运多舛,一段失败的婚姻,一双命运同样坎坷的女儿,一位80高龄还被维权所困的母亲。当然,我不知道有多少人赞颂这篇文章,是出于对其身份的惊异:一个月嫂还能写出这样的文章?一个月嫂在贫困环境下还坚持追求文学梦想?

  一些人开始吹捧范雨素“胜过大多数作家”,作出这样的论断,显然是他们并没有读过“大多数作家”的著作,看到篇写得不错的,就以为是超一流水准了。另一些夸赞范雨素的,显然是看中了范的月嫂身份与大多数人眼中作家形象的不相称。再有一些,就是想把范包装成一个励志神话,一个可以做高中议论文例证的心灵鸡汤了。

  但事实上,我读范雨素的经历的时候,读不出任何可供励志的地方,对范雨素而言,活着便意味着一切,为了自己和女儿能吃上饭,她不得不从事繁重粗糙的工作,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生活环境。8平米的房间,很多人可能都无法忍受,然而在范雨素眼中,这间屋子有一面可以透过阳光的玻璃墙,已让她感到十分幸福。在生活的重压下,一些普通人习以为常的条件都成了范雨素幸福的源泉,但有多少醉心于范雨素“惊人文学才华”的人会注意到这些细节呢?

  范雨素写自己的经历,没有愤怒,没有控诉,没有反抗,就连81岁的母亲维权时被打伤,她也是用了冷谈的反讽语气:“维稳的年轻人是有良心的。”她的文字中,流淌的更多是无力和认命,“人均地本来就很少,少数不会打工的人,怎么活下去?没有当权者愿意想这些,没有人愿意想灵魂。神州大地的每个旮旮旯旯都是这样,都认命了。”也是,一个被生活折磨到对8平米小屋都能满足的人,还能有什么更高的要求和希望呢?

  范雨素的文字和她的文学才能,成了被仰望的对象,而她的过往经历,以及千千万万个和她类似的渺小个体,却是被遗忘的。范雨素们的子女无法上公立学校,只能去教学质量低劣的打工学校就读,几乎没有可能考上好大学,也就意味着他们将重复父母的轨迹,可有谁会关心这个边缘化的群体?范雨素的老家被征地,补偿款过低,失去仅有土地的农民也将失去收入来源,他们去维权,去上访,可结果除了一身伤什么也没有,又有谁会关注这些主流视线以外的群体?他们所关心的,只是一个收入低微的月嫂,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仍孜孜不倦的追求她的文学梦。然而范雨素本人却说,文学只是她的一个爱好,一个心灵港湾,一个精神寄托,她没有奢望能成为一个作家。也是,在那种环境下,任何希望都可能是奢望。

  范雨素是清醒的,她没有落入别人为她编织的励志梦中。她心心念念所想的,也许是母亲的地能不能得到合理的补偿,女儿能不能上一所好学校。而为她造梦的人,则一面仰望着作家范雨素,一面遗忘着月嫂范雨素,最后自己也陷入了梦里,长醉不醒。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