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京剧艺术家黄孝慈|记者手记

2017年01月13日 15:31:59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大林

  (作者大林,荔枝时评特约评论员,江苏城市频道主持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林与黄孝慈

  今天,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黄孝慈老师的追悼会正在南京殡仪馆举行。就在两个月前总台金荔枝颁奖晚会上,我还刚同笑容可掬神采奕奕的黄孝慈老师一起合影留念,没想到那张照片成了最后的留念。

  黄孝慈两度获得中国戏剧最高荣誉梅花奖,代表剧目《骆驼祥子》《红菱艳》《四郎探母》家喻户晓,艺术成就极高,一生获奖无数,诸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文联颁发的“人类灵魂艺术家”、“世纪德艺双馨艺术家”、“杰出艺术成就奖”等奖项数不胜数。

  年轻时的黄孝慈

  我第一次和黄老师的接触,是在总台一个晚会的后场。当时黄孝慈和贺笑两位老师正在沟通,我正好路过,怕打扰她们就想悄悄走过去,可黄老师却热情地一把拉住了我:“大林老师你的节目我天天看。”让我顿感受宠若惊。黄老师没一点架子,同她对话就像春风拂面一样非常舒服、让人心暖。黄老师请她先生帮我们拍了好多照片,又问我要了邮箱,当天晚上就发给了我。此后在我节目直播时,几次收到过黄孝慈老师的短信,提醒我一些需注意的细节,让我感动不已。

  和黄老师不多的几次接触,充分感受到了她和蔼可亲、真诚优雅的气质。而在朋友圈微友们对黄孝慈老师的叙述中,更看到了黄老师不但是舞台上的艺术家,还是很多人生活中的朋友,生活中处处体现着谦和与善良。

  比如,一位外省人在出租车上丢失了贵重物品,在南京鼓楼街头慌忙无助时遇到了路过的黄老师,黄老师亲自把她带到新街口江苏交通广播网寻求帮助并最终找到了失物。

  再比如,人家收徒弟带学生都收费,起码也有个正式的拜师仪式,但黄孝慈却从不讲这些,只要她看中的,收就收了,尽心传授分文不取,带出了一大批优秀的学生。

  江苏省演艺集团的官微介绍说:论名望、论资历,黄老师能拿出来显摆的太多;论财力,只要黄老师开口,都会应有尽有。可她就是一个淡泊名利、全身心都扑在京剧艺术上的人。甚至会常穿梭于批发大市场,花二三十元钱挑选自己生活中的装束。你不会想到,她家连张像样的餐桌都没有,是在茶几上用餐,是在书堆里入寝。你不会想到,她是一位每顿饭局都会打包带菜回家的家庭妇女。

  今天在吊唁黄老师回来的路上,我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明星云集,能成为艺术家的却寥寥无几?

  看舞台上,明星大多是商业包装出来的产品,阿猫阿狗之类的也都片约不断,只想着挣钱,怎么可能留下思考,给人以艺术感染力?演唱会走调跑音,电影味同嚼蜡,处处都是粗制滥造的浮躁和唯利是图的气息。但艺术家不同,他们对职业的执着和热爱是一种理想和追求,他们因自身修养而影响到世人。为一段戏为一组镜头,艺术家会深入生活精雕细作排练好久,留下的艺术作品往往造诣极高。比如郭振清饰演的李向阳、李默然饰演的邓世昌等等,虽然他们在屏幕里就演过那一次主角,但已经让后人无法超越。

  再看舞台下,动不动搞个绯闻、吸毒、酒驾,不断挑战社会底线,有才无德的明星并不少见,这样的例子不用举。但真正的艺术家们却在舞台下用自己的善良和慈悲帮助更多人。

  人生如戏,先做人后演戏,做好人演好戏,才能真正得到社会的尊重和喜爱。艺术家和很多明星的区别,我想就在于:对于明星,艺术家唾手可得,可对于艺术家,明星却必须终身奋斗才可能得到。因为大部分明星的表演,只在我们眼里。而艺术家,虽然他们的戏已演完,却会一直活在我们心里。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