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生与知死(“老去的生命”主题征文来稿)

2016年10月21日 11:41:44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从9月26日重阳节开始,我们即陆续发布“老去的生命”年度主题征稿活动入围作品;10月20日24:00活动已正式截稿,详情点击《征稿|当你老了,要怎么度过余生?》  

  文/那一剪风情

  段子云:人生有三晃,一晃大了,一晃老了,再晃没了。我已经晃了两晃了,暂时不晃了,再晃就没了。虽是戏谑,但也不失为一种人生感悟。

  相信绝大多数人对待第三晃的态度都是相见不如怀念,我也一样。但我不想像鸵鸟一样,自欺欺人地将头埋在沙堆里对死亡熟视无睹。在肉体迎接三晃之前,先让思想有所准备吧。

  中外先贤圣哲对“死亡”这个终极命题的论述可谓是汗牛充栋,我当然不具备他们的能力和水平,这一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但“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打算活着回去”的我认为对于自己的“死亡”还是最有发言权的,所以,下面我想谈谈我所理解的“生”与“死”。

  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中国人的生死观集中体现在了“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这句话里。孔子认为,生死是有先后顺序的,活在当下活出精彩,知道了生是怎么回事,自然也就明白了死是什么。但活得明白、活得透彻就能自然而然地掌握死亡的秘密吗?答案恐怕是否定的吧。所以说孔老夫子有忽悠之嫌,难怪梁漱溟要说:“他只管当下生活的事情,死后之事他不管的”,深以为然啊

  世俗的生死观只强调现世的重要性,对于人生的价值给予了过度的关注,使得人们将注意力仅仅放在了现实生活上,对死亡问题置若罔闻,完全排斥在生命视野之外,以“存而不论”、“疑而不问”、“敬而远之”的回避态度将其束之高阁。千百年来,这种人为割裂生死联系的文化传统已经深深地嵌入了中国人的基因之中,死亡问题的悬而未决成为了国人忌讳死亡的历史和文化根源。阎王殿、黑白无常、刀山油锅、十八层地狱……这些与死亡有关的文学创作和文学形象直接反映了人们内心对于死亡的恐惧,而过奈何桥、喝孟婆汤更是生死割裂的直观体现。

  既然“死”意味着“生”的终止,以及建立在“生”之上的世俗之乐灰飞烟灭,那么延长“生”或者在确定的“生”内尽可能多的享受世俗之乐就成为了当然的选择。古时,上至九五至尊、中至豪门贵胄、下至贩夫走卒莫不以“生生不息”为要务,寻仙人、求仙药、炼仙丹、房中术……不一而足。但往往事与愿违,原本想延年益寿、甚至长生不老怎料却向生而死,反误了卿卿性命,只剩下徒呼奈何了。今日,难填的欲壑与丰富的物质以及极具吸引力的消费主义一拍即合,营造出“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浮世景象,人生仿佛只剩下追求感官的满足和刺激,理想主义和真诚信仰被物质主义和享乐主义的洪流所吞没,苟且因循的“何以为生”主宰了这个纸醉金迷的现世,让“为何而生”的思考几无立锥之地。

  历史已经证明、正在证明、也将继续证明,如果将“生”与“死”生生割裂开来,只谈生不言死,只追求生得尽欢而放弃对死的探求,那么,人必将成为欲望的奴隶,造成了人的工具化和人性的虚无,人之所以为人的本体特性也将荡然无存。事实上,“生”与“死”本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黑格尔曾经说过:“生命本身即包含死亡的种子……生命的活动就在于加速生命的死亡。”没有生,死就无从谈起,死的意义和价值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没有死,生的有限性和价值就无从体现和评判。与此同时,死亡也具有积极的生命意义:死亡能够使人超越生活的庸俗,思考并探寻生命的真谛;死亡彰显生命高尚,赋予生命光辉和美丽;更为重要的是,死亡还具有道德教化的作用,让人意识到生命的珍贵,进而获得珍惜一切生命的人文关怀。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逃避对死亡的思考也就是逃避对生命的思考。所以, 在“未知生,焉知死”的后面是不是应该再加一句“未知死,焉知生”呢?
     
     (为保证竞赛公平性,所有稿件除错别字外,不做任何编修,投稿请至lizhirp@163.com,详情点击《征稿|当你老了,要怎么度过余生?》)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