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原著作者当编剧竟还是不行?|荔枝娱评

2016年10月02日 11:10:50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绿流三千里

  (作者绿流三千里,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豆瓣阅读、十五言作者,猫眼电影特邀影评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与孤独,是文艺作品中永恒的主题。爱与被爱让人感受到莫大的幸福,如果失去爱,则会倍感孤独。对于现代都市人来讲,爱与孤独这个话题远比剩男剩女更能触动内心,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要做出很多妥协,所以便希望在文艺作品中看到一点纯粹、一点希望。

  影片《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中的故事,很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电影设置了三对个性鲜明的情侣:飞天小女警和理科技术宅,有污点的校花和情深意重的丑男,还有逗逼颓废男中年与前女友、小迷妹之间的三角恋。俏皮的、呆萌的、高冷的、颓废的,总有一款角色能让观众照见自己。他们的爱情模式贴近现实,摩擦中不失小乐趣;但又略略高于现实生活,有一定艺术加工,这使得故事既接地气又新鲜。邓超、白百合是演技的实力担当,初涉大屏幕的岳云鹏和张天爱的表演也很有感染力。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比很多都市情感片都占一个优势,那就是原著。同名原著年销售量超过400万册,长时间占据亚马逊等网络书店的榜首,可见其故事对读者的吸引力。从商业意义上来说,小说已经十分成功。电影版整合了原著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故事,相当于小说的精华版,并且由原著作者张嘉佳来担任编剧,也是为了保证剧本与原著的契合度。

  同时,张嘉佳的宣传团队也很精明。在电影《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宣布拍摄之前,他们先放出的是王家卫加盟电影《摆渡人》的消息。《摆渡人》也取材于小说《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导演正是张嘉佳本人。虽然王家卫担任的是监制,但是大多数宣传通告却给人一种王家卫执导的错觉,这无疑抬高了原著的身价,引来更多文艺青年的关注,让人们对小说中的其他故事也持有好感。

  可是,这部电影的改编却有点“过火”的感觉:每一个男主角都是当代情圣,为爱而生,为爱而死。男主角们固然都成了爱情模范,但这却使影片的格局由大众电影缩小成了肤浅版的小妞电影,仅仅满足了部分女性观众对理想男士的期待而已。

  原著虽然不是什么文学巨著,但和电影相比,在处理人物经历方面却要高明不少。他们当然都爱得真切,但是所作所为都在合理的范围内。简单做个对比吧:小说里杨洋和白百合分手了,而电影中,爱情片画风陡变警匪片,杨洋为了保护白百合而死;小说中岳云鹏和柳岩在幸福中结婚了,而电影里他们分手,岳云鹏跑到中东去贩卖柳岩喜爱的小吃;小说中,邓超和张天爱最终没有在一起,电影里邓超远走藏区,痴痴等待张天爱的到来,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样的改编显然丧失了原著中最可贵的优点——真实,当然也就不能再令人感动了。电影中人物的结局不但失真,还落入了爱情片的俗套。难道仅仅为了证明男主角爱女主角就非要让他去死吗?难道丑男爱一个女人就非要那么卑微吗?难道人受了情伤就非要去藏区吗?藏区可真是洗涤心灵、包治百病的好地方啊,可怎么就治不了这矫情的毛病呢。

  值得注意的是,原著作者和电影编剧都是张嘉佳,这让原著粉都不好意思骂是编剧毁了原著。

  影片还有一个缺点——台词。小说里的一些治愈金句,放在文字作品中,能深化主题,但是直接照搬到影视作品中,就会显得太造作了。这一点,我比较能理解张嘉佳,因为那些句子实在是写得太好了,舍不得修改。但是,电影编剧和作家毕竟是两回事。

  近年来,畅销文学改编的影视作品如雨后春笋,网络文学成为影视改编的大宝库,就连一向高冷的豆瓣都开始鼓励旗下作者创作适合影视改编的作品。这一方面意味着,会讲故事的人有福了,但另一方面是否也说明,职业编剧的创作水平正在走下坡路?

  有专业功底的编剧写不出好的作品,会讲故事的作家编剧又免不了业余错误,如果这种现象得不到改善的话,恐怕很难有好的影视作品诞生。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