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杨永信在用暴力规训不存在的网瘾病

2016年08月26日 11:49:15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西坡

  (作者西坡,“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时事评论人;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时隔七年,杨永信主持的临沂第四医院网络成瘾戒治中心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一篇名为《杨永信,一个恶魔还在逍遥法外》的自媒体文章广为流传,文章作者还收到杨永信的律师函,被指控“人身攻击”、“恶意诽谤”;与此同时,临沂市卫计委也站出来公开力挺杨永信,称“网戒中心执业规范,欢迎监督”。

  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公开报道显示,临沂市官方与网戒中心一直互动密切。

  但随着越来越多媒体介入,越来越多受害者站出来,杨永信网戒中心这个黑盒子正在世人面前打开。不管是之前的“电休克疗法”还是改进后的“低频脉冲疗法”,抑或所谓的“综合网瘾戒治模式”,都不是什么高科技,而是医疗外衣包裹着的对人身意志的暴力规训。

  一个接受过“电击治疗”的人提到小说《1984》,“那种对人心理的把控,让人确实感受到你是真的错了,电击会让你真正心服口服。就像小说《1984》,你想什么,老大哥都知道。”网戒中心的日常景象还让人联想到另一本书,福柯的《规训与惩罚》。

  杨永信成功打造了一个微型的1984式社会。网戒中心的组织化程度非常强,每个加入的人都不是被动接受治疗,还必须主动参与。孩子们互称盟友,这种“黑话”让人告别个人化的身份,变成集体的一分子。

  福柯说,“纪律的实施必须有一种借助监视而实行强制的机制”。杨永信显然深谙此道。从盟友中选出班委,负责管理盟友;每个孩子都有家长陪同,再从中选出家长委员会,监督家长和盟友。举报他人有奖,被举报到一定次数则要接受电击。网戒中心依靠着“盟友”及其亲属间彼此严密的监视体系维持着机构运转的铁律。

  在“组织”里当上“官”的盟友,可以享受权力的好处,比如奉承话和礼物,由此展开姿态各异的勾心斗角、官官相护。这也与福柯的理论相符,“监视的技术能够诱发出权力的效应。”

  在网戒中心这个小王国中,杨永信就是神格化的超能领袖。他折磨了孩子的身体,赚取了家长的钱财,却能让孩子和家长抱头痛哭跪下感谢他和中心的大恩大德。别忘了,在网瘾中心的运作中,孩子和家长提供了相当一部分人力支持。“热心家长”组成的别动队,会去全国各地把“盟友”抓回临沂,令人闻之胆寒。

  有一种骗术的境界是把人卖了还让对方替数钱,杨永信早超越了这个境界。在某种程度上,网戒中心已成为监狱和传销组织的混合体。

  在电击等强力手段的震慑下,孩子们学会撒谎,学会演戏,学会对任何人都不敢信任。他们表现出网戒中心规定的样子,也就是家长希望的样子——积极向上,听话孝顺,举止规范,不打游戏不上网。而只有在确认再也不会回院后,孩子才敢承认一切都是“表演”。

  虽然已做好心理准备,但我在阅读“电击治疗网瘾”的种种细节时,仍忍不住头皮阵阵发麻。很难想象,什么样的父母会对自己孩子下这般狠手,却口口声声说为了孩子;很难想象,那些为一种不存在的疾病接受“治疗”的孩子承受过怎样的恐惧和折磨;很难想象,这样一块涉嫌严重侵犯人权的“法外之地”如何得以长期存续,而且财源滚滚。

欢迎关注荔枝锐评(lizhirp)微信公众号: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