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六一"特评(一):在中国择校是多此一举

2016年06月01日 10:10:48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今天六一儿童节,“荔枝时评”将推出主题系列评论,谈及“儿童教育”相关的话题;对于作者的观点,你可能举双脚支持,也可能怒斥纯粹瞎扯,那么,不服来辩,投稿请至litchinews@vip.jsbc.com

  文/雷辉

  (作者雷辉,“荔枝新闻”特约评论人,某教育集团总裁助理;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约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又是一年择校季,不少朋友向我咨询择校的事情。有的家长为了孩子上学,打算举家搬迁,颇有点“孟母三迁”的遗风。还有的家长为了送孩子上“好学校”,宁愿每天穿越大半个城市,孩子本该用来学习、运动的时间,全部牺牲在了往返途中。

  在我看来,在中国择校,其实有点多此一举。

  择校,原本是为在差异化的学校当中,选择适合孩子特性发展的那一个。

  奥巴马两次宣誓就职时,为其夫人米歇尔设计晚礼服的国际著名设计师吴季刚被誉为“台湾之光”,他的母亲陈美云女士就一直根据两兄弟性格的差异选择不同学校。

  小时候,哥哥读的是中规中矩的幼儿园,园内有人工草坪,每天整齐的出门,干净的回家。看到哥哥上学,吴季刚也吵着要去。原本,陈美云想让兄弟念同一所幼儿园,但当她把吴季刚带到哥哥的幼儿园参观时,原本兴致勃勃的他却觉得这里很不好玩。后来,陈美云把吴季刚送到了一间森林幼儿园,孩子可以穿着拖鞋玩乐,全身弄得脏兮兮也没人会管。吴季刚就高兴地答应了。到了两兄弟中学时代,即使在美国留学,陈美云也没有让兄弟俩就读同一间学校,一个在康乃迪克州读高中,一个在麻州读初中。

  陈美云女士在分享其30年教养经验的书籍《爱,让孩子做自己》当中指出,很多台湾家长“为了方便,往往是老大读哪间学校、给哪位保姆带,老二就往那里送,依样画葫芦,殊不知这已经犯了教育的盲点”。

  本来,每个孩子都不尽相同,的确应该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来择校。把一个很有想法的孩子放在很呆板的教育里,他不会快乐;相反,把一个中规中矩的孩子放到开放思考的学习环境,他也可能会无所适从。可是,假如陈美云身在大陆,她的“根据性格差异择校”理念能落地吗?太难了!因为大陆的中小学都长得太像。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单一的国家课程体系,沿用一个课程计划、一套教学大纲、一套全国统编的教材,造成“校校同课程,师师同教案,生生同书本”的局面,忽视了学生个体对的差异,从而导致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与学校之间,并没有什么根本性不同。套用谢若林的经典台词:“现在两根金条放在这,你告诉我哪一根是高尚的,哪一根是龌龊的?”

  当然,如果进行跨地域比较,学校间的差异的确很大,一些奢华的城市学校与一些冷清的农村学校有云泥之别。但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学校间进行抉择,实在没有多大必要。

  有人说,即便在同一个城市,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不一样,有强有弱,怎么能说每个学校都一样呢?其实,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学模式高度统一的环境下,老师个体的差异微不足道,难以撼动中小学大同小异的格局和面貌。

  于是,生来原创的孩子都被慢慢被教育成了盗版。

  美国某名校考官评价中国学生:“他们的SAT和托福成绩往往都很好,但申请材料一模一样,特长都是弹钢琴、跳舞、绘画之类,毫无特色;论文更写得千人一面,观点幼稚,显示出他们想象力的贫乏和思维的僵化,像是同一个工厂生产出来的机器人。”

  在这种大背景下,择校又有什么意义呢?与其费尽心思择校,不如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家庭教育上面。学校做不到的很多事情,家长大有可为。比如对孩子创造力、想象力的呵护,家长完全可以在学校教育之外,为孩子营造一个可以自由探索的环境,帮助孩子辨识自己的兴趣,鼓励孩子坚持自己的特长,哪怕它看上去有点“不务正业”,“上不了台面”。可惜,中国很多家长的口头禅却是“别人的孩子如何如何”。别人家孩子学英语,我们也得学;别人家孩子学钢琴,我们也不能落后。家长们不是让孩子变得特别,而是跟别人一样。

  家长们都这么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怎么指望孩子将来不人云亦云呢?

  相关链接:

  荔枝时评“六一”特评(二):“喜怒无常”,也是一种育儿法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