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宝马案重新鉴定:“真相”与“真相”的距离

2016年05月11日 16:22:53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马青

  (作者马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南京广播电视集团首席主持人;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年前,南京发生宝马撞车案。如今,在人们几乎遗忘了肇事者姓名的时候,一则消息又重新唤起了公众对此案的记忆,特别是那个专业得几乎玄妙的名词“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秦淮法院决定重新对肇事者王季进进行精神鉴定。

  重新鉴定,意味什么?两种结果,要么和当初一样,要么和当初不一样。

  如果和当初一样,那重新鉴定还有意义吗?当然有,这是程序公正。程序公正是结果公正的前提,但并不是说,结果一定会反转。

  那结果和当初不一样呢?不一样的可能性比一样的可能性大得多。北医六院教授李从培曾分析过104个重复鉴定案例,发现鉴定不同的有78例次,占75%,鉴定相同但责任能力不同的有26例次,占25%,也就是说,完全相同的没有一例。曾任最高法院副院长的张军主编的一本关于刑事证据的书里也提到他经历过几十件有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案件讨论,一半以上的案件作过两次以上的鉴定……没有一例是两次鉴定结论完全一致的。

  鉴定结果不一致,是否意味着当初的鉴定就是故意混淆视听,为其脱罪呢?不一定。精神诊断和别的疾病诊断不一样,它不像血液里的酒精浓度是多少就是多少,或者HIV阳性就是阳性,阴性就是阴性。精神疾病是一个综合诊断的过程,鉴定人要依靠被鉴定人的精神病史资料、案发前后的表现、精神检查所见及听取周边人群对被鉴定人行为举止的描述加以综合判断,这些与鉴定专家的诊疗水平、鉴定经验密切相关,不同的精神病专家对同一个病人的判断,是很有可能不一样的。所以,即使反转,也可能仅仅是专业意见与专业意见的PK,而不是想像中的正义与非正义的PK

  我说的是理论。现实怎样,我不知道。

  现实中,有三个真相。一个是客观真相。我们不能踏入同一条河流,所以这个真相是无法完全还原的,只能无限趋近。第二个是还原真相,是通过各个专业机构和人士的努力还原出的真相。这个真相应该是通过证据拼图,最后呈现出的最无懈可击、无限接近原始真相的真相。第三个真相,则是我们选择相信的真相。我们信不信还原出来的真相,取决于信任——对政府的信任、对执法者的信任、对专业人士的信任、对法律的信任、对程序的信任、对司法的信任,也包括对媒体监督的信任。信任度越高,三个真相越会重合,信任度越低,它们之间距离越远。

  而无论在宝马撞车案的精神鉴定上,还是在其他公众关切的疑云中,都在体现真相真相的差距。

  怎么弥合这之间的差距?别无他法,唯有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证据公开、辩论公开。

  有人批评当下舆论的质疑,认为这是搅混水,真相需要等待。真相当然需要等待,调查当然需要过程。如果没有质疑,清晰的解释就已经呈现;如果没有质疑,权利救济的程序就能顺利开启,舆论又怎样像今日这般嚣嚣。  

  当下,弥合信任的一个重要的方法恰恰是公开讨论。说到公开讨论,我不止一次听到在一些议题中,有专业人士对公众既畏惧又有些不屑的态度。这并非不可理解,但是,请看看公众对果壳、知乎这一类网站和公号的追捧,也请看看舆论中已经在不断发声的各领域的专业人士们,他们正努力地做着科普、讨论,甚至是针锋相对的辩论。要是嫌弃公众不能理解专业知识,那马航失联时的信息解读专业不专业?月球登陆专业不专业?

  我们不能闭着嘴巴等待,历史上有无数次经验告诉我们,闭着嘴巴的等待,等来的很可能是谎言。我们都不希望这是一个真相稀缺的时代,尤其不会希望它是真话稀缺的结果。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