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复兴仅剩形式,有用吗?|00后说

2016年05月04日 09:06:58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许欣怡

  (作者许欣怡,99年生,扬州市高中二年级学生;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近日学到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于是不可避免地提及“文艺复兴”,又类比到中国历史上从“打倒孔家店”到“复兴儒学”。于是想到:文学艺术经过历史的淘洗之后,到底剩下了什么?

  从汉代的“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到“打倒孔家店”,再到“破四旧”,这些举动,究其根本,无一不是为了建立一个所谓“稳定”和“更高层次”的社会,这样的社会秩序的制定者需要一个怎样的文化背景,那么与之对立的一派必然会被抨击。由此看来,文化艺术与政治这一因素相比,不过是不堪一击的蚂蚁罢了。

  不过,被打倒的一派当然不会就此放手,于是为了社会的建设与发展,总有看似美好的斗争与协商。所谓的“复兴”就此登场。拿现在的事例而言,还没上幼儿园的孩童,便背熟了《三字经》,家长处处炫耀,逢人就让背几句,谓之曰:儒家之经典。反问一句:儒家的经典真的就是这本《三字经》吗?

  恰如上例所示,这协商最好的方式,便是“形式之复活”,换言之,所谓文化艺术之传统复兴不过是抓住一些皮毛,做做样子罢了。

  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经典”泛滥的社会,随便的一部作品,都可以被冠上“经典”的名号。照《经典谁说了算》一文中得出的结论——“艺术的经典需要艺术的天才与辛劳,其他都无济于事”,又照《儒林外史》中“泰伯祠名贤主祭”一回,仔细研究研究祭的到底是谁?这形式的复活又有什么收效,怕是要三思了。

  事实上,经典早在几千年前就已被确立下来,传统的中国人也有着相似的对待文化艺术的审美。然而50年前的那场运动,把老祖宗积淀了几千年的东西连根拔起,毫不留情,当今文化艺术只有形式之复活,这一点怕也是最无奈的。

  抛开这一点,我们不妨再问自己几个问题——50年后的我们,对待文化艺术,对待经典传统,又做得怎么样呢?形式之复活背后,难道与当今社会上的我们毫无关联吗?这样下去,留给后世的文化艺术最后又会剩下什么?

  不得不承认,生活的快节奏、高效率的提倡,让都市的人们奔波生计,连欣赏路边的小风景都成了奢侈,更不用说去啃一部纯粹讲文化与艺术的书了。但是,一无所知又会显得愚昧,于是翻一翻大致的简介,快速地了解了大概,也算是抓住了经典的皮毛。

  缺少经典的滋润,让内心的长河变得干涸。于是不能真正明白,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生活中的美又是什么,浑浑噩噩地重复着每一天的生活,把少有的空余时间都花在了社交网络“刷屏”上,自然没空理会什么传统文化与艺术了。社会整体的生活过于浮躁,传统经典也仅仅浮于表面,当今的我们,与其感慨传统的失落,不如放下手机,好好接受经典的熏陶。

  犹怀念几千年前,那座醉翁亭里,人们把作诗当作娱乐方式的时代。反观如今,一方面,社会上大肆宣传传统复兴;另一方面,真正愿意静下心来品读经典的又是凤毛麟角。这样的形式的复活,真是让人可悲又无奈。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