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春晚语言类节目减压|00后说

2016年02月15日 10:25:17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王金宇 

  (作者王金宇99年生,扬州市高中二年级学生;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央视有一个容易被人遗忘的频道——戏曲频道。偶然换到这个频道,发现它不只是播放戏曲,也重播历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恍惚间觉得,戏曲频道好像一个时光胶囊,承载了往昔的回忆。

  语言类节目一直是春节联欢晚会的重头戏,人们回忆多年前的春晚时,第一个想到的往往不是歌舞,而是相声小品的经典语段。这些节目的硬件要求不高,重在抖包袱,以获取观众的欢笑。它们好像阳光下的露珠,折射出时代的特色,更反映出人们的情结变化。

  早年的春晚,语言类节目的舞台与观众席没有明确的界限,表演者可以随时走到台下与观众互动。有些相声甚至直接在观众席中表演,如马季的《宇宙牌香烟》。当时还没有“禁止吸烟”的概念,马季先生干脆就在联欢会上抽起烟来。观众和表演者就是一大家子。观众可以随时走上来表演,演员也可以随时走下去歇着。这种互动,正是后来的春晚竭尽全力模仿而不得的。浓厚的腮红,玻璃瓶装的橘子汽水,盘装的花生瓜子,一切都沉醉在80年代的怀旧之梦中。

  后来舞台宽敞起来,布景华丽缤纷起来,一切都开始现代化和国际化。但小品相声演员和观众的互动却不再自然,往往要通过表演者声嘶力竭的喊话实现,节目与观众的距离感欲盖弥彰。近些年,春晚导演甚至还为语言类节目特地构建了一个小舞台,设置了专门入镜的观众,还投放了许多罐头笑声。不得不让人质疑,这种强颜欢笑的局面还会持续多久。

  网络时代的信息涌流使人们的笑点越来越高,这产生了双重作用。好的一方面,是人们对包袱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希望它们能自然地反映时代现状,最好向西方社会的脱口秀趋近。这当然有助于相声小品的转型。不好的一方面,是人们喜欢的笑料本身发生了变化,例如隔壁老王之类。这拉低了人们的审美水平。记得84年的春晚,陈佩斯靠《吃面条》大获成功。这个小品其实很简单,陈佩斯只要一碗碗地吃存在于观念里的面条。这种朴实的笑料,如果放在今天,很可能就被网民斥责为无聊,而“约吗”这类低俗笑话反倒变得有内涵了。此外,人们也不愿追求剧情的连贯了,只要有密集的包袱就接受,但小品相声终究不是各种笑话的简单拼盘。

  语言类节目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观众,因此必须迎合观众的口味。可人们的要求很容易就变为苛求,每届春晚背负的压力可想而知。“不仅要坚守传统,还要面向未来;不仅要数量,还要质量;不仅要接地气,还要高大上。”策划者着实害怕春晚过后的舆论进攻,对节目的筛选只有更加严格,枪毙是常有的事。即便如此,语言类节目的“老角色”还是感到力不从心,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笑料的贫乏,转而向网络寻求帮助,结果就从时代的领跑者,变成时代的跟随者。这就是为什么身边的许多人感叹春晚“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然而在老外、以及华侨华人看来,这都不是事儿。为什么要如此关注节目的内容呢?春晚的小品相声,更多的是过年的象征,看的就是一个热闹。“我想笑就笑,不想笑就慢慢欣赏。”如果中国观众能保有这样的想法,不仅仅是语言类节目,整场春晚的编排都不会被过度拘束,观众的笑声也会变得自然起来。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