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不必过于美化多子女家庭

2016年01月22日 10:07:25 | 来源:荔枝时评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马青

  (作者马青,“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南京广播电视集团首席主持人;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二孩政策放开之后,生还是不生?这是个问题。不仅是父母的问题,还变成了第一个孩子的问题。最新的一个事件是一名初二男生强烈反对妈妈生二孩,以不参加中考来逼迫妈妈流产。之前还有3岁女孩以死威逼,5岁男孩放狠话说“你敢生我就敢死”,以及一个大学女生被妈妈生了个弟弟的消息刺激的发了病。青岛一个小学老师说,他们班上有七八个孩子成立了“反弟弟妹妹联盟”。眼瞅着,就从“个体抗争”变成“抱团取暖”了。

  这些孩子为什么会对弟弟妹妹产生如此严重的抗拒情绪?新闻本身很简单,我们看到的是结果,却看不到这些家庭的教育环境,看不到这些孩子的成长经历,看不到孩子的父母对孩子施加了怎样的影响。但是,无论如何,孩子的恐惧一定是有缘由的,这个缘由首先来自父母

  心理学里有个理论叫“依恋理论”,婴儿和母亲之间有安全型依恋,也有不安全型依恋。如果妈妈是负责任的养育者,对孩子的表情和发出的各种信号很敏感,鼓励孩子进行探究,乐意跟孩子进行亲密接触,孩子就会和妈妈形成安全型依恋,这样的孩子不会因为妈妈的短暂离开就以为自己被抛弃了。不安全型依恋的关系中,孩子往往因为妈妈养育中的错误行为,而不能在妈妈身上得到足够的安全感,也就无法学会信任与自信。欠缺安全感的孩子,对爱不满足,对自己没有信心,他们就会对“失去”格外敏感,甚至会表现出攻击性。那些以激烈的态度抗拒弟弟妹妹的孩子,如果我们能耐心地倾听与观察,应该会发现,他们的抗拒只是在说三个字——“我害怕”。这些孩子的父母不见得不爱孩子,但是,他们需要自省,在爱的过程中,有哪些行为可能是扭曲的。爱,不仅是一种情感,还是一种能力。

  糟糕的是,成年人还在放大孩子的这种害怕和焦虑。比如,总有人喜欢逗孩子,说些“爸爸妈妈喜欢弟弟不喜欢你了”“以后玩具都是妹妹的”诸如此类的话,直到把孩子逗生气或逗哭,不如此便不满足。我小时候最常听到的一句逗弄就是“你妈妈不是你亲妈,你是捡来的”,本来我一直不信,但是三人成虎,终于有一天我相信了,哭着要去找“亲妈”,大人们才恶劣地哄堂大笑。喜欢这样逗孩子的,甚至包括孩子的父母。那个拍下孩子哭着说“你敢生我就敢死”的视频并传上网的妈妈,她在视频中极其冷静的语调,与孩子焦虑暴怒的情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话中,你听不到她的劝解与安抚,而是处心积虑地诱导,甚至是火上浇油。媒体,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做起了帮凶。把一些孩子在极端情绪下说的话,做成大大的标题,供成年人当成茶余饭后取乐的谈资。

  其实,对兄弟姐妹产生抗拒心理,这本是人之常情,因为兄弟姐妹的关系本来就是竞争伙伴关系。我有个女性朋友,她家是兄妹二人。有一次我问她,哥哥肯定很疼妹妹吧。她说不是,小时候关系并不好。她觉得,哥哥是那个跟父母分享了很多“第一次”的孩子,父母对哥哥要求更严,是因为更关心哥哥,这是她永远比不上的。长大后才知道,她哥哥反而觉得,妹妹才是那个一直受到父母宠爱的孩子。嫉妒、愤怒和喜爱、依恋一样,都是正常情绪,只有过度的,极端的抗拒行为,才是非正常的。

  我们常会说,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不懂得分享,这话既对又不全对。对,是因为独生子女家庭的确存在这样那样的教育问题。说不全对是因为,大概计划生育三十年太久,我们忘记了,多子女家庭中,兄弟姐妹关系不好的并不少见。在东方文化中,既讲究长幼有序,又讲究兄友弟恭,大的让小的。做哥哥姐姐的,就得让着弟弟妹妹,父母不觉得这样教育子女有什么不对。我身边就不只一两个这样的例子,长子或长女被迫谦让,造成长久的心理阴影,而幼子或幼女受到过多宠爱,也没能良好的发展。

  不必把抗拒弟弟妹妹的心理想得多么不堪,也不必把多子女家庭关系想的过于美好。事实上,不管是独生子女家庭,还是多子女家庭,父母都是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职业”。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