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故人》:中国,我的钥匙丢了

2015年11月01日 21:59:39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绿流三千里

  (作者绿流三千里,豆瓣阅读作者,猫眼电影特邀影评人;本文系作者为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钥匙,是打开家门的物件。随着时代变迁,每个人都要承受传统和现代化的碰撞带给他们的冲击波。有的抛弃了家,有的被家抛弃。钥匙还在吗?回不回家?这是一个问题。

  《山河故人》跨越199920142025三个时间点,导演分别用431692.39:1的屏幕比例来作为区别。

  1999是女主角涛的青年时代,她和青梅竹马的梁子、张晋生过着平凡而快乐的小城生活。姑且将此时称之为煤矿时代吧,山西等地依靠煤矿富裕起来。故事发生地汾阳,北方城市的传统气息和外来的摩登时尚在悄悄较劲。我们可以看到较为淳朴的民间风俗,如舞狮子、伞头秧歌、寿桃等。同时,也可以看到象征现代化的东西在渐渐影响着这里的人们,如音响、港台流行音乐、迪斯科、德国车等。

  2014是涛的中年时代,也是我们身处的现在,这个部分所展现出来的社会问题我们最为熟悉:挖煤导致的空气污染和肺癌、昂贵医疗费用、煤矿业衰落、教育等等,不过都是点到即止。导演更多的心思还是放在传统和现代化的角力上,最明显的冲突则表现在涛和儿子张到乐身上。涛和张晋生离婚后,到乐随张晋生到上海生活,读国际小学,直到外公去世他回汾阳参加丧礼,才和涛有了短短几天的相处。到乐的名字就是美元dollar的意思,他本人也被培养成了十分洋化的小孩,满嘴英文单词,一身小西服。他脖子上的爱马仕丝巾和涛手中的山寨圣罗兰手包形成鲜明对比,一个是标准的盲目追随西方潮流的暴发户家的孩子,一个是小城市里生活富足但不失本色的普通人。母亲觉得儿子别扭,儿子觉得母亲陌生,不过在这短暂的相处时光中,儿子欣然接受母亲包在麦穗饺子中的祝福、乖乖地分享母亲喜欢的音乐《珍重》,他虽然不会像母亲这样生活,但却留下了些许关于母亲的记忆。

  2025年是贾樟柯设想的未来时代,故事发生在澳洲。一群离开家的人,其中有裸官,有暴发户,也有马航遇难者家属。这些人里面,只有张到乐,家对他来说不是罪责或痛苦记忆。但家也并不让他想念,他甚至在中文课上说“我没有妈妈”。来自香港的中文老师张艾嘉也忘了自己的中文姓氏,母亲、姓氏都和家有着同样的含义。但到乐一直留着钥匙,张艾嘉一直听粤语金曲,说明他们的潜意识里还是对家有感情的。一首《珍重》勾起两人对家和母亲的记忆,他们准备结伴回家。

  生活在当代(2014)的人不愿意回家,丢弃了钥匙,是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传统被破坏后,现代化其实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人们的心没有了归宿。过去的美好被破坏了,消逝了,回不去;新建起来的呢,只是表面,满城的高楼大厦看起来现代化,其实并不能代表现代文明。这一代人最是可悲,用破坏传统的方式去追求现代化,等生活在了真正的现代化国度才发现你那个现代化是山寨的,人家这个现代文明你根本融入不进去。

  导演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让到乐策划了寻根之旅,并且让涛心灵感应到儿子对她的呼唤。影片的最后一个场景,涛在大雪中面对着寺庙跳起舞曲《go west》,面带微笑,似乎寄托了此时传统和现代化已经和谐交融的愿望。

  go west》和《珍重》两首背景乐在影片中交替出现,一首憧憬未来,一首感怀旧日。未来和过去都有各自的美好,现代化和传统也有各自的美好。时代不断向前发展的,飞速地现代化建设中,必然有传统的东西被抛弃,可能是实体的古建筑物,也可能是无形的民间风俗、思想理念。影片并没有批判传统和现代化谁好谁坏,只是通过这样的对比让观众感受到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失去了什么。

  赵涛扮演的这个角色,将整部电影中的三个时代、两代人串联了起来。她珍藏起属于自己那一代人的钥匙,又赠给下一代理应属于他们的钥匙。涛是时代潮流的见证者,这潮流浩浩汤汤,穿云裂石。当张到乐望着海涛时,想必也能体验到他母亲所经历的那个时代。张艾嘉劝他回家看看:时间不会摧毁所有的东西,自由是你的。 身处2025年的张到乐手中有打开家门的钥匙,身处当代的我们还有吗?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