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火车票丢失全价补?批判请明确对象

2015年10月21日 17:57:00 | 来源:江苏网络电视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惠天 

  (作者惠天,“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南京市委党校政法教研部副教授;本文系作者为江苏网络电视台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浙江大学学生小陈近日上车前发现丢了火车票,在列车上她向列车长出示了12306网站购票成功的短信、邮件和身份证等,却仍被要求全价补票,并且无法退票。小陈感到不合理,便将昆明铁路局告上法庭。杭州铁路运输法院已正式立案受理。铁路部门回应,这是为了预防有人凭借电子票根上车,再将纸质票给其他人使用。

  这新闻最近在你的微信微博里看到过很多次了吧?有关铁总的新闻总会间歇性的喷涌。算算看,差不多又到了周期。

  先就事论事。这事是一个怪论引发的新闻。毕竟实名制验票已经有很长时间了。进站都要求人、票、身份证一致。至于说上车之后乘务员验票也会要求出示身份证。如果持假票上车,处理的也算很严重——铁路广播里面滚动播放。如果铁路公司的说法有理,那岂不是暴露了铁路的安检问题么?

  怪论总会引发热门话题,道理参见当年“至于你信不信反正我信”。网上照例是笑骂声一片,传统媒体也没闲着。最近我做读报节目,随手在搜索引擎里敲下“丢票”,系统自动补齐了“丢票须再买”。随手点开看看,一大串媒体刊发了评论。评论区里网友奇思妙想妙语连珠,照例带来了很欢乐的气氛。

  然而我突然感到有些悲哀。

  高铁,动车,中国速度。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若是去过欧美做个对比就更清楚。相比于美国那种一望无垠的平原上缓缓爬行的机车,中国的高铁几乎是另外一个世界的东西。美国人建铁路,从华工赴美开始算到今天接近200年了,我们的高铁从打基础到赶超完毕用了不到20年。中国人的勤奋,聪明,高铁就是鉴证。

  我们去感谢谁呢?

  当然不必去感谢已经落马的原铁道部高官。这种举全国之力做的铁路,没准越是决策者就越是容易。当年有些人一边做事一边还能有精力搞那么多钱,本身就说明:其实也没多少事情要他们去忙。我们最应该感谢的是那些奋斗在建筑工地的工人,是那些把日本德国图纸拿过来吃透再重新设计一遍的工程师,是那些从茫然到娴熟的安检员,是无数把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中国铁路事业的基层员工。

  但出问题,出这种低级问题,谁会背负压力和骂名?

  垄断企业有衙门作风,非只一日。究其原因,无非垄断地位之下的决策工作比较好做,因为无论制定什么政策,政策好与不好,铁路就在那里。乘客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你可以屏蔽任意一家竞争性企业,但却没办法躲开铁老大。制定一种规矩,拍脑袋就定,然后拿出我自岿然不动的霸气就行。你不服,人家有解释权。当真还不服,这里还有个不解释权的终极法宝可以用。这确实让人恼火。网络上舆情汹汹,说到底是为了这个。

  铁总间歇性的怪事在新闻推送里刷屏,定期带来谈资。其实我看到的,却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可以想象,当丢失车票的小陈在被迫再买一张的时候,她心中应该充满了无奈和恼火吧。当周围乘客见证了列车长的“顽固”时,列车长面对的是怎样的一种鄙视和嘲讽?可列车长能有什么办法。规定就是这么规定的,就算是不合理的规定,单位员工也必须无条件执行。这是任何公司任何部门的基本规矩。闯祸的不是列车长,不是他们。闯祸的是制定规则的人。可是当网络舆情汹汹的时候,人们哪分得清这许多?一句不要脸,出了网友的气,伤的却是所有铁路员工的心。

  凡是领导的指示,员工都要矢志不渝地遵循。若是指示是对的,决策者自然风光。若是指示不对也不要紧,人们骂的是一个系统,无数兢兢业业完成工作的普通员工帮着分担。

  遇到怪事批判一番是正常的,更是好事。但批评的时候,请务必不要把责任人和干活的普通员工混为一谈。更要弄清楚,你批判的究竟是什么。量变不一定导致质变,对象不明、纯出气式的网络怒骂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反而让无辜者受到误伤、真正的责任人减轻罪责。要让铁总不再出这类新闻,要想带来改变,首先在我们的心中,就要分清该骂的是谁。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