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时评:叶良辰的表演型人格

2015年09月29日 11:07:00 | 来源:江苏网络电视台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闫红  

(作者闫红,“荔枝新闻”特约评论员,知名作家;本文系作者为江苏网络电视台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虽然上周五汪峰在《中国好声音》的导师席上撕媒体评审非常抢戏,但还是冒出一个强劲的对手抢了他的风头。此人名不见经传,至今也无人知道他的背景底细,单凭一句"你只要记住,我叫叶良辰"就成功地吸引了围观群众的注意。因为这样煞有介事而又腔调十足的语句,并不是台词,而是一个大活人的日常用语,至少,他用这种口气,在QQ上跟人交流。

  风起于青萍之末,"叶良辰"事件始于一个非常小的争端,据说是因为不满寝室打扫任务的安排,一个女孩请来一个"厉害角色"跟寝室长在QQ上谈判。本来应该是一番鸡毛蒜皮的讨价还价,却愣是被这个"厉害角色"弄成令人惊悚的"高大上"。除了上面引用的句子,还有像"我是本地的,我可以用一百种方式让你呆不下去""值日表望你三思而后行""你若是感觉你有实力和我玩,良辰不介意奉陪到底""良辰最喜欢对那些自认为能力出众的人出手"这种台词腔,一看就知道,是网络言情玛丽苏小说的深度受害者。

  一个脑子不太好的人,在QQ上说了几句昏话,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何以让网民如此兴奋?连日上微博热搜榜,连"娱乐圈纪委书记"王思聪,都忙不迭地跑去给配了一段戏呢?窃以为,如同凤姐、芙蓉姐姐这类网络名人一样,叶良辰的走红,也因为略显夸张的他,其实是可以与现实对应上的,假如说,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芙蓉姐姐,那么现实中,谁不曾遇到过个把叶良辰呢?

  我读小学那会儿,电视剧《红楼梦》正在热映,所有的女孩都为它着了魔,轻度的成天摆弄十二钗的贴画、明信片;重度的说话做事,都明里暗里向剧中人靠拢。记得班里有个女孩就真的把自己当成了林黛玉,动辄伤春悲秋不说,连说话都是一口台词腔,满嘴"这会子""明儿个"等等,她自己咬文嚼字代入得不亦乐乎,却不知听者一身的鸡皮疙瘩,险些连"尴尬症"都要犯了。

  但也不要一味嘲笑他们,谁没有过表演型人格上身的时候呢?民国才女林徽因,都曾穿了白色衣衫,躺在竹榻上,说:"男人若看见我这个样子,一定会晕倒的",仿佛瞬间被倾城美人附体。而我也得坦白一下,多年前,在某个凉风暗起的秋日,我也曾搬了把躺椅到阳台上,在茶几上插几朵菊花,捧一本线装书,心里觉得自己无尽风雅,那会儿,若有人给我打电话,我真的无法保证自己一定能"说人话"

  平淡人生里,表演型人格,实现了我们被现实挤压的英雄梦想,让我们想象自己是一个仙女,一位侠士,一个才华横溢的家伙,或是为国为家的道德完人,我们就能稍稍克服在现实中的挫败感,给自己片刻催眠。小范围里有节制地假装自己是个不寻常的人,也算是一种低耗环保的自娱方式了。

  但是,如果不清楚那限度,不分场合对象地表演,轻则让人取笑,重则还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张爱玲小说《色戒》里的王佳芝的悲剧,就是这样酿成的。

  她原本是学校剧社的花旦,对革命这件事并无真正了解,但因习惯了做主角,当剧社里的同学决定在现实中"上演"一部刺杀汉奸的大""时,她义不容辞地充任了"美人计"的诱饵。张爱玲用了很多笔墨表达王佳芝对于革命本身的隔膜,她只是太喜欢扮演美丽的女间谍,每一次小小成功,她都神采飞扬。眼看着即将获得成功,一个小小细节,让她突然决定改变戏路,把革命剧变成言情剧,她为假想出来的"真爱"放了汉奸,最后却死于汉奸手下——汉奸那里并无真爱可言,从头到尾,都是王佳芝自己脑补出来的独角戏。

  内心戏太多的人,如果不能得到疏导,往往就会变得可惨又可笑。王佳芝是这样,堂吉诃德也是这样,而现代科技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使得叶良辰君不必像他们那样用生命来YY。躲在电脑后面,想想自己剑眉星目,白马青衫,气场强大,傲气十足,在电脑忽明忽暗的光线的映照下,脸上是否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傲娇的神情?叶君所爱的网络小言本来就是意淫的产物,他的代入成为意淫的叠加,功效难免更为强大。

  不过,在群嘲的大背景下,也容我再险恶地怀疑一下,这整个对话也未必确有其事,没准是某个脑洞大开的人的恶搞,用来讽刺那些内心戏过于强大的人。若是这样,则更说明表演型人格日渐泛滥,都到了让人忍不住痛下杀手的时候了。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