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北京时间5日凌晨,英国BBC二台播放中国老师到英国“支教”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坚强来适应中国教育吗?》,上演中国老师PK英国学生的“中英教育大战”,其中,“中国老师虐哭英国学生”、“英国学生逼疯中国老师”等网上热传话题,引发大家关于中英两国教育制度的大讨论。 中式教育和西式教育你更支持哪个?
“荔枝时评”就此话题推出征文活动,欢迎大家都来发表观点。
以下是第六篇来稿。
文/王舒成
(作者王舒成,扬州中学老师;本文系作者为江苏网络电视台及旗下“荔枝新闻”客户端独家供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BBC的纪录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中式学校》(以下简称《中式学校》)是一部有趣的片儿,但这趣味并不在于第三集剧情的反转——说实在的,中式学校的老师们在考试层面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个结局,我在看第一集的时候就能猜到。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这十多年来,我看到太多这样的例子,咱们的学生,在自家无论成绩多么不理想,只要到国外去学习,考试一定是非常好的;如果同班没有其他中国学生,基本就是最好的。不是还有个说法,亚洲地区托福考试的难度,活生生被中国学生集体抬高了吗?
所以,在说观点之前,咱们先商量好,不要用这个片儿来证明中国教育在考试层面的成功和先进,行吗?因为这早已成了一个不证自明的事实。
《中式学校》的看点在哪里?在片子所展现的两种不同教育文化和理念的碰撞过程,从师生冲突到英方介入再到“中国式”的解决方式,紧张而又真实。虽然我觉得片中老师们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完全呈现出扁平化的趋势,并不能代表“独一无二的中国式教育”(片中邹连海老师语),但是确实呈现出相当一部分中国(中学)教育行为中的集体无意识。一个每次都在片头出现的小镜头很有启发性,中国老师在台上语重心长地说“use your brain!”(动动你的脑子!),一个英国学生却小声嘀咕:“What brain?”(动啥脑子呀?)
是那个英国学生“没脑子”吗?我认为,相比于中国学生对老师的指令无条件地遵从,这个学生的反问才真正凸显了问题——中国式的教育,真的给了学生“动脑子”的空间吗?
李爱云老师的思想品德课上,说孔子代表的儒家思想,要求人们尊重权威,包括家长和老师。立刻有英国学生起来反驳,每个人都要做他自己,权威就一定对吗?问得好!可惜的是,我没有听到李老师对这个问题的正面回答,只听到整个教室学生的鼓掌。
其实,李老师的讲述的观点,即便在中国的课堂上,也逐步为老师们所扬弃。儒家有不少关于学习的文化精髓值得在现代传播(如学而时习、举一反三、因材施教),但不包括亦步亦趋地尊崇家长和老师。人家西方文化里难道就没有圣哲和格言吗?柏拉图云,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这话说的,是不是比咱们的绝对服从权威要更好哪?李老师其实只要略微在求知和人格这两个层面做一点区分,就能对那个提问的学生做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即,人格层面尊重老师和求知层面和老师平等应该并行不悖。
然而,片中这种深层次的文化诠释和交流,完全是缺位的。
再比如,一个英国学生把电水壶带到教室,上课的时候烧茶喝。邹连海老师没收茶壶以后,做出的解释仅仅是“对安全不利”;等他请来学生家长(多么中国式的解决问题方式啊!)说这件事的时候,对方请他吃了个闷,说喝茶是人的基本权利,特别是在十二小时的学习过程中。邹老师憨厚地笑笑没说话。
喝茶是人的基本权利没错,可是你家小孩上课的时候烧茶喝茶,在客观上对旁人听课和我上课都造成了困扰,这还有理了?我们商量一下喝茶的时间和具体方式来维护你的基本权利可以吗?我印象中的中国式老师,在家长面前,应该是从容不迫乃至词锋锐利的。
然而,片中老师们面对纪律问题所应该展示的基本的逻辑思辨能力,却也是缺位的。
在连续两集里,都有一位中国老师义正辞严地诉说一个事实:英国的福利制度那么好,所以学生不认真学习。哪像我们中国,每个人都有生存压力,怎么可能不好好学!听起来非常有道理。但是,这番言论包含了一个基本的逻辑,即学习为且只为物质生存负责。相反,倒是片中出现不多的英国教师们,谈到了兴趣,谈到了学生的个性和知识体系之间的融合,谈到了怎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引导他们。
福利制度不是最根本的问题。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求知的人们能够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更在于培养塑造一个个更完整的人啊!“生活里不止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这不是咱们中国人唱的歌吗?
而在《中式学校》里,中国老师们没有展现太多对远方的憧憬,其教育目标的前瞻性(兴趣和人的可持续发展)也是缺位的。
所以这个片子在有限的有趣背后,缺乏有深度的真正思考。
一是,可能因为编导的倾向性,中国老师们显得太扁平化了,他们就是功利和技术化教育的代名词,是满堂灌教学方式的执行者。其实,教育改革这么多年,课程标准颁布这么多年,中国的中学课堂教育已经很大程度和片中展示的不一样了。我以为片中对中国老师形象的塑造,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描述,都不够公平和全面。
二是,片子里尽管客观展示了两种教育理念的不同(乃至优劣),但是最后却选择了简单粗暴的方式,即用成绩的高下比较来进行评判,这违背了最基本的教育规律。因为,技术性的重复训练和大量的时间占有一定能使学生在短期内提升成绩,但这种做法从长时间来说是有害的,这即便在擅长考试的中国教育界也是一个共识。如果此片真要对两个教育进行公证比较的话,维度是不是应该更多一点呢?时间是不是应该放得更长一点呢?
三是,或多或少,英国人最后也对中国的教育方式产生了某种兴趣和认同。但是,真心希望这样的教育方式不要因为功利性的结果而产生功利性的影响。正如片中展示的,每个国家的文化传统和现实情况都不同,而中国的这种教育方式,对于个人的长远发展并无很好的效果。如果一个国家把擅长考试作为文化输出,那么我们要责问的,应该是这个世界的荒诞。
本文的观点你同意吗?有话要说请投稿litchinews@vip.jsbc.com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