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学习小组】精准发力拔掉“穷根” 全面小康一个不能少
荔枝新闻讯 3月5日,中国迎来一年一度的“高光时刻”,2019“奋斗目标”在万众瞩目中正式发布——
70年间,我们曾经定下一个又一个“小目标”,拿出一轮又一轮“奋斗计划”,交上一份又一份“成绩单”,可谓言出必行, 行之必果。这次,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宏伟蓝图,该怎样把它安排得明明白白?
熟悉历史和文学的同学一定知道,“小康”并不是一个新词,它很可能在西周时就已经出现,并被沿用下来。
也就是说,“小康”其实是从我们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开始,祖祖辈辈的夙愿。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先用“小康”这一概念来诠释中国式现代化,明确提出了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多角度丰富了小康社会的内涵。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数据显示,1978年末我国贫困人口数量约为7.7亿人。2018年,三大攻坚战初战告捷,脱贫攻坚好消息频传,全国有125个贫困县通过验收脱贫,农村贫困人口比上年末减少1386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7%。
这意味着——在刚刚过去的2018年,按时间来算,每3秒钟,就有一人跨过贫困线。
在中国广袤的乡村大地,许多新动能已经开始释放:电商网店在村镇遍地开花,“互联网+金融”融入乡村经济,河北“手工耿”、宁夏百岁“枸杞主播”、广西拍客“巧妇9妹”,成为新时代的乡村“创客”,“乡村”与“生机”正在发生更加深刻的勾连。
第一个百年目标在望,要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县全部摘帽的目标,2019年无疑是关键之年,而“三大攻坚战”之一的精准脱贫是重中之重。
进入攻城拔寨的冲刺期,剩下的都是“贫中之贫、难中之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把目光对准了“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提出加大这些地方的脱贫攻坚力度。
此外,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制定法规根治农民工欠薪、健全粮食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等等“造血”方式也被事无巨细地写入报告,关切着农村群众的方方面面。
“确保脱贫有实效、可持续、经得起历史检验”,《政府工作报告》的承诺掷地有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亿多中国人,一个都不能少!
(文/墨白 设计/秦宏图 视觉/赵著彬)
戳链接进专题 查看更多内容>>>荔枝学习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