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艺术讲坛开讲啦!听濮存昕讲述“艺术人生”

2023年07月03日 15:33:40 | 来源:荔枝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观众眼中,我就是一名被考试的学生”“一辈子从事这个职业,我很感恩”……7月2日,紫金艺术讲坛第四期首次扩容至江苏大剧院国际报告厅,满满当当的观众席里既有话剧爱好“专业户”,也有慕名而来的普通市民,还有高校的文学艺术类学生,他们正在聆听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北京人民艺术剧院著名演员濮存昕讲授《我和我的角色》。

  第四期“文载美好·紫金艺术讲坛”,由省委宣传部、省文联指导,省文投集团、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江苏大剧院、凤凰国际书城、凤凰云书坊支持。讲坛特邀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毕飞宇与濮存昕对谈。

  围绕在演艺生涯中如何学艺、立德、做人,濮存昕分享了多年来在艺术道路上的历练、探索、创新和思考,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妙趣横生的艺术盛宴。

  谈及眼中的濮存昕,毕飞宇感叹他对艺术的孜孜以求,他谈道,希望在此讲坛中,观众们能走进濮存昕的内心世界,了解他如何将生活感悟注入到角色演绎中。

  曲折的从艺之路

  “我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热爱,也可以说,艺术拯救了我的命运。”濮存昕把他与艺术结缘归功于父亲苏民,北京人艺著名的话剧导演、演员。天赋异禀加上环境造就,少年时的他就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舞台表现出过人的领悟力。

  青少年时期,经历了艰难克服腿部顽疾、8年的上山下乡、9年的空政话剧团龙套……生活的万般磨砺也造就了濮存昕一身好“武艺”。若干年后他回到人艺,聚光灯下,他终于成为舞台上的那束光——一生以演员为幸,为舞台而狂,以舞台为命。

  梨园有句古训:“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濮存昕说,在“成为”万千角色前,一个人首先要树立起心中的道德律令,这是演员体会、扮演角色的根基。毕飞宇感叹于濮存昕始终保持内心的干净、纯粹,告诫年轻人要永葆对艺术、对事业的敬畏之心。两位老师的肺腑之言引发了现场的一阵阵掌声。

  经典走进千家万户

  几十年间在舞台上“南征北战”,濮存昕在《雷雨》《李白》《哈姆雷特》《茶馆》《建筑大师》等话剧作品中塑造了形色各异的人物,也凭借《一轮明月》《英雄无悔》《鲁迅》等一批经典影视作品,走进千家万户的心中。

  在不同时代里,和观众一起解读经典、塑造角色,是每一代艺术家的担当。“演《哈姆雷特》,我相信台下的观众和我一样,都经历过对生命意义的探究、经历过身处困境的挣扎。话剧《李白》1991年首演,至今30多年。现在的我不仅演李白的悲愤,还着重演他的天真,这和我对生活、对生命的理解有关。我现在70岁了,即将出演莎士比亚《暴风雨》的荒原老人,展现他笔下诗意的、深刻的、多元的人性。这是我不断靠近人物、靠近经典的过程。”濮存昕谈到,演员与角色,与时代是同频共振、互相成就的,演员应当吸取时代精神,融入到对作品的演绎中。

  北京人艺老一辈演员的表演传统是形神兼备,“为了得其神,必须超其形,又不能失其形”。谈及遇到“大导”林兆华,濮存昕说很多年后才悟出他提倡的“追求没有表演的表演”。当一个演员的生活阅历丰富时,才能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孙过庭《书谱》中的“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其实就是角色个性、演员自我和表演技术的统一。

濮存昕现场指导童声诵读

  人民需要这样的艺术家

  濮存昕将演员登台表演比喻为接受观众的考验,对此,他在现场回应,“我们就是为了观众心里的期待,文艺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人民服务。”在演员身份之余,濮存昕如今也开始做导演。无论身份如何,他始终坚信,只有源源不断将好戏奉献给观众才是最重要的。

  “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你的作品好不好、你演得好不好,得到的反馈是最直接的。”濮存昕表示,观众愿意花钱来看演出,正是因为对作品有期待、有信任,“戏比天大,这是我们的职业口号。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我们应该不辜负自己的使命,共同在剧场中讲述我们的生命体验、时代精神与中国故事。”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徐宁为濮存昕颁发“紫金艺术讲坛公益推广名师”聘书。继紫金艺术讲坛第一、第二、第三讲施夏明《巾生回眸——讲演昆曲小生》、柳冠中分享《设计逻辑是认知“中国方案”的创新思维方式》、王珮瑜分享《瑜乐京剧课》后,本期濮存昕《我和我的角色》圆满结束。文载美好·紫金艺术讲坛,为“弘扬优秀文化、展现江苏形象”而生,整合全国全省优秀艺术资源,致力于打造成为具有文化凝聚力、价值引导力、精神推动力的江苏文艺品牌。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高涵 编辑/徐玮琪)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