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大学逸夫建筑馆中隐藏着一个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基地依托东南大学建筑学与艺术学理论两个A+学科,2020年2月,入选国家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作为东南大学首个国家级文科智库,它究竟承担了哪些特殊功能?跟随记者一探究竟。
大屏上的视觉图像数据分析可视化平台,向我们演示了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数据库建设的核心研究成果,该成果是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的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数据库和信息资源平台,记录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繁衍生息、兼容并蓄、同呼吸共命运的视觉档案,建构了"民族共同体"多元一体的形象,该数据库将于明年年底建设完成。
“现在随着我们工作的展开,具有逐渐深入的无限深度的数据再现,你既可以点击一个民族,它的地理信息,人口信息、经济发展、历史文化信息,你也可以去抓取一个地区的共同特点,你也可以抓取所有民族的,在某一个类型上的共同特征。我们可以提取建筑符号,可以来指导这个地区的建筑设计来体现这个地区的共同认同的特点,我们也可以指导服装设计,也可以指导用具设计,指导整个礼仪系统的设计,也可以通过活态的数据图纸,再来重新研究和发现中华民族沿丝绸之路、茶马古道、沿盐道,民族之间交流交往的历史和过程。”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张彤说。
研究基地在海量影像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智能图像识别技术对数据进行搜集、整理、聚类分析,以五十六个民族的衣、食、住、行、工、兵、礼、境、象九种类型为类别标签,萃取和提炼具有集体记忆和共性认同的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符号系统。该成果将为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张彤介绍说:“我们点到苗族的衣,几十万张图片,人工智能能自己进行聚类分析,就能识别出黑色占到82%,蓝色占到60%。境就是,你这个民族也好,这个地区这么多民族,一起生活在这样的山水环境之中,很长的意识中共同形成的一种情境的显现,比如在西南少数民族,山地地区,我们说依山而建,层层叠叠,山水共融,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我们到汉族平原地区,就是在平原地区展开的以合院,四合院体系来组成的村落,这个就有比较大的不同。”
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汇集建筑学院、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法学院等优势资源建设。
学校成立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建国为基地主任,周锡生、方李莉、汪小洋教授任首席专家,学术委员会由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郝时远、中国科学院院士段进担任正副主任。来自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学、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法学、新闻传播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的校内外专家组成研究团队,在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历史、理论、呈现、传播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今年6月,基地与故宫博物院联合策展的"华彩世界.琉璃故宫",在线展现和传播琉璃这一特具中华文化色彩的材质,其独特的工艺、璀璨的色彩、高规格的建筑组构和丰富的文化象征。
张彤介绍:“这些琉璃件是怎么拼装起来的,怎么在建筑上安装上去的,琉璃瓦的瓦作,它的工艺系统,它和木作和器作部分,是怎么共同进行分步分项进行的,这些是整个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这些内容,我们也编写了指导导则,可以用于以故宫为代表的中国最高规格的琉璃建筑,它的修缮技术将来可以作为指导。”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黄迪 谢健 王尧 通讯员/唐塘 编辑/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