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曾问:我们年年学雷锋,雷锋当初学的谁?答案就是身边人。
第七届江苏道德模范获奖者,左为张道干,右为刘磊
“七十载初心未改传佳话,一辈子矢志不渝励后人。”在张道干追悼会上,遗像旁的挽联这样写道,这也是老人一生的写照。1944年6月,党组织负责人马振藻交给张道干三块银元,作为在他家开展组织活动的经费。1946年,为保护地下党组织,张道干的党员身份证明被迫销毁。建国后,张道干执着“寻党”70载,执意归还“党的财产”,2015年终于找到马振藻的夫人,如愿交还三块银元。弥留之际,张道干又将自己毕生积蓄9407元,作为最后一笔党费交给了党组织,他说,“我找党不图金、不图银、不图钱,图的是作为一个党员归队”。张道干用毕生的信念汇成一束光芒,照亮人们前行的路途,被授予诚实守信类江苏道德模范称号。
和张道干一样,刘磊也是一名党员,他因为敬业奉献而获得江苏道德模范称号。作为苏州消防救援支队盛泽中队的副班长,刘磊在生前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放在第一位,先后参加灭火战斗500余次,参加抢险救援200余次,抢救遇险群众120余人,并多次受到表彰奖励。2019年3月19日,在吴江盛泽新东大桥营救落水群众过程中,刘磊不顾个人安危,把救生圈套在了落水者身上,自己不幸被暗流吞没,献出了年仅22岁的生命。
“从群众中走出来的榜样,他们的感召力和说服力远胜于空洞的说教”,王爱东的感人事迹充分印证了这一点。作为黄河志愿救援队的队长,王爱东日夜守护在古黄河岸边,搭救落水的群众,他不顾身患心脏病,多次跳水救人、用命救命,曾先后4次因救人而住院治疗。在他的精神感召下,在短短10年间,志愿救援队从4人扩大到1.3万人,遍布各行各业,并建成了党员先锋突击队、女子救援分队、技术救援分队等多支分队,他和他的团队参与紧急救助345起,成功救起123人条鲜活的生命,还协助警方破案46起,抓获违法人员37名。王爱东因此被授予见义勇为类江苏道德模范称号,也在前不久成为全国道德模范。
很多道德模范默默无闻,直到被媒体广泛报道才被人知晓。今年3月,扬州小学生胡博文的作文《我的爸爸》曾看哭无数人,2009年,胡博文的爸爸胡永飞为救战友在雪域高原壮烈牺牲,那时胡博文才16个月大。妈妈周忠燕扛起整个家,并和家人、老师约定,向儿子隐瞒爸爸去世的消息。直到儿子十岁时,周忠燕才带着来到丈夫战斗过的地方,重走英雄路。在微博话题榜,#爸爸牺牲10年妈妈瞒了10年#有着220多万的阅读量,也曾刷爆不少人的朋友圈。作为众人心中的好军嫂,周忠燕也因孝老爱亲被授予道德模范的称号。
同样“低调”的还有助人为乐类江苏省道德模范获奖者江青垣。1995年,退休工资只有95元的江青垣捐出了第一笔善款400元,此后,又化名“吴明是”“郑江仁”,向镇江市慈善总会、红十字会、希望工程办公室、爱心妈妈项目办等部门捐款。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上万元,24年来,他累计捐款23.13万元,资助困难学生20余名。作为一名退休老师,他和老伴始终过着简朴的生活,住着60平米的小房子,现在的退休工资也只有5100元。谈到为何要以匿名的方式来捐款,这名有着90岁高龄的老人说:“我简朴惯了,匿名捐款帮助别人,只是想尽我的绵薄之力。”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道德模范展现自强不息、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让人感动:国网南京供电公司的陈德风三十年如一日工作在电缆专业一线,通过刻苦钻研和锐意进取,从一名“零基础”的退伍军人,成长为全国电力系统电缆专业的领军人物、一级技能专家;向乡亲们承诺“要么不干、干就干好”的张家港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惠芳,14年来全身心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促进村民创业增收;泰州环卫工人唐传贵在特种垃圾清掏岗位上一干就是27年,被查出患有癌症后依然坚持在一线,边化疗边工作;邮递员马善民坚守基层一线23年,骑行10万多公里的乡村邮路,为近1000件“死信”找到主人,投递成功率达100%……这些普通岗位上的“平凡人”吃得了苦,扛得住压,无论面对的是一帆风顺还是曲折坎坷,始终以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意志奋斗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