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时代最强音 陈亮:微米跨越 技能报国

2019年04月30日 19:25:15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导读

劳动最光荣,奋斗最幸福。新中国成立70年来,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精益求精,无数普通劳动者的奋斗,汇聚成时代的精彩。为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让诚实劳动、勤勉工作蔚然成风,从4月28日起,江苏广电总台和江苏省总工会共同推出特别策划《时代最强音》,一起倾听来自新时代劳动者的声音。 

  小到易拉环,大到航空飞机,制造起来都需要模具。模具品质的优劣,往往就在1微米之间。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技师陈亮,凭借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攻克了一微米精度的技术难题,不仅打破了多项国外技术垄断,还为国家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的研发与生产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亮——微米跨越 技能报国

  陈亮,宿迁人,中专毕业以后在粗加工车间,一干就是五年。陈亮告诉记者,粗加工车间在长廊的那一头,精加工车间在长廊的这一头,如果不努力,这个长廊就像一座山,无法翻越。

  不服输的性格,是陈亮通往工匠之路的重要阶梯。在粗加工车间,陈亮轮遍了各个岗位,对各道工序都了如指掌。2007年,公司接到一个订单,要求的产品精度为2微米。而当时,精密加工中心所能达到的技术极限是3到4微米。

  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陈亮:当时我们国内精密的坐标模床几乎是空白,国外对我们进行设备垄断,要高价掐我们的脖子,公司领导看我平常比较好学,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我调去。

  陈亮观察发现,精密加工中心只用刀具加工机床模具,很难突破。在此情况下,铣工出身的他跳出思维惯性,在机床上大胆移植精密砂轮,和刀具组合使用。凭借绝不服输的韧劲,陈亮团队夜以继日地试验,一周后,成功将产品精度控制在1微米。

  微米级的突破,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就拿我们司空见惯的易拉环来说,就需要微米级制造。过去很长时间,我国无法生产制造易拉环的模具,只能从国外高价进口。而模具中最关键的刀具——刻线刀,也成为众多国内企业望而却步的技术难题。

  江苏省企业首席技师陈亮:我们把高倍显微镜安装到机床上去进行过程的检测和监控,最后加工出来一个高精度高品质的刻线刀,我们已经可以自豪地说,已经超过美国的精度了。

  跨越一微米的"鸿沟",中国工人打破了国外多项技术垄断。

  中国航空航天领域的腾飞,也离不开小到一微米的精密制造。

  无锡微研精微机械公司总经理李宝泉:航空发动机里面燃烧段的叶片、气膜冷却孔,是一个很核心的部件。

  2012年,清华大学慕名而来和陈亮团队开始校企合作,研发出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密微喷孔加工装备,依托这一技术,陈亮团队得以为航空发动机提供核心部件。

  目前,陈亮参与研发的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已经成功运用在我国军用、民用飞机。

  陈亮:我们一线的工人,最大的梦想就是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提供高精尖的部件,技能报国。

  陈亮被评为"2019年全国最美职工",并获"2019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我的人生,也是以微米为单位,一步一个脚印在实现跨越!

                                                                                    ——陈亮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许薇 王昕 张晋宁 编辑/刘瑷辉)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