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情 奋斗者】能帮一个是一个!九旬老夫妇一辈子攒下100万 全部捐给穷学生

2019年04月24日 19:47:33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在今年4月中央文明办发布的3月份"中国好人榜"上,一对来自江苏盐城的耄耋夫妇,格外引人关注。已是九旬高龄的盐城师范学院离休教师包斌与妻子陆一军,选择在晚年将毕生积蓄一百万元尽数捐出,设立助学基金,以期资助寒门学子继续学业。他们是受助学生眼中的"大爱者",也是平凡岗位上当之无愧的"中国好人"。

  杨维玲:奶奶,你好,奶奶还记得我吗?我是杨维玲,你资助的学生。

  陆一军:看样子还像,还跟原来像的。

  这是受助学生杨维玲时隔二十多年,再一次和包斌夫妇相见。25年前,就读阜宁县芦蒲乡中心小学五年级的杨维玲,收到包斌夫妇通过当地团委寄来的一笔学费,这让当时几乎辍学的她,有了继续读书的机会。而包老夫妇后来搬了家,让他们断了联系。辗转再次相见,一封被二老完好保存的杨维玲当年的回信,再次拉近了他们的距离。

  杨维玲信上对帮助她的爷爷奶奶说,田里的农活又赶上了,拔秧草、锄山芋地、种菜,开学我就上六年级了,我一定记住你们的话,好好学习、刻苦用功,拿好成绩报答你们的深恩。

  包斌告诉记者,那时候九几年,我工资一百多块钱,她不到一百块钱。一共给杨维玲捐了多少钱现在记不得了,我就记得她到我家,带了家里面养的鸡。走的时候,我给她一些钱,其中有五十元的,我给她时候我还告诉她,我说这是新出的五十元,不是五元,不要用错了。

  在包斌的小本子上,记录着十多个不同的名字,那都是过去几十年间,二人通过各种渠道捐助过的学生。上世纪90年代,刚刚从盐城商业学校,也就是如今的盐城师范学院光荣离休的包斌,和妻子陆一军商量:能不能用手头富余的钱,做点更有意义的事呢?1996年前后,他们通过地方团委,向包括杨维玲在内的几个贫困孩子,寄出了第一笔善款。其后的二十多年间,他们向10多个贫困生寄出逾10万元的资助款。

  包斌说,我们两人本身就经过困难的学习阶段,有这个困难的体会,同时呢我们也长期教书,做老师,班里面穷学生学习的困难也亲眼见过,这触动我支援穷学生的。

  陆一军说,有些孩子很优秀,但是因为经济情况就上不了学,我觉得太可惜了,对他家庭是损失,对社会也是损失。所以我们知道的,能做到的,能帮助一个是一个吧。

  对别人慷慨的包斌夫妇,对自己却有些"抠门"。在包斌的家里,家电、家具还是十几年前的款式,最值钱的是客厅的一台彩电;衣服破了,缝缝补补还能穿。妻子陆一军笑说,他们的家风就是"不铺张",两个在外地工作的儿子都能自食其力,他们俩,这样就挺好。

  陆一军告诉记者,我们家很少把饭倒掉,没吃完就不做新的,把剩饭吃完。里边穿的衬衫,他弄一块布补补,领子都毛了,我把上面那一块把它给剪掉继续穿。

  2018年5月,包斌和妻子陆一军做了一个决定:把几十年来攒下的积蓄一百万元整全部拿出来,在母校盐城师范学院设立助学基金。

  盐城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戴斌荣说,二老提出资助的三个原则,一是家庭贫困;二是学习认真;三是品德优良,根据包斌、陆一军的三个原则,学校从已经建立6087名贫困学生的档案中,遴选出首批资助的同学。

  助学基金设立一年来,已有20位学生得到每年5000元的资助,支持他们读到毕业。而这些被资助的学生,很多读的都是师范专业。即将为人师表的他们,早已下定决心:也要做一名和包斌、陆一军一样的人民教师。

  受助学生柴世羽告诉记者,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新疆支教,把爷爷奶奶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给传递下去。

  受助学生谢明阳说,老师是一个很神圣的职业,以后有能力了之后,一定要去回报社会。像包老师、陆老师一样做一个伟大的老师,一个乐于奉献的老师。

  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包斌夫妇的行动真正诠释了这句话。2018年11月,包斌夫妇获评"江苏好人";2019年4月,他们再次当选"中国好人"。

  陆一军:我们的力量是很少很少的,所以这一点我们感觉到,社会上还需要大量的人来帮助。

  能帮一个是一个,这是包斌陆一军夫妇捐资助学的初衷。或许,他们的力量并不算巨大,但他们将追求化作为善举,将奉献落于平常的大爱担当,将带动更多人,加入到"行好事"的队伍中去,也是圆了夫妇俩的最大心愿。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糜梦逸 何斐 编辑:乔恩)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