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守13年月薪仅1千 乡村代课老师一人撑起一学校

2019年01月13日 11:27:06 |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原标题:苦守13年月薪仅1千,乡村代课老师一个人撑起一所学校)

  “现在不愁别的事,最愁的就是孩子越来越少,这么好的学校如果没有了学生真是可惜。”在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大山深处的果耶乡,有个名为“真庄”的小村子。直到1976年,村里有了第一位藏族教师,教孩子说汉语、认汉字,村里人的文化结构发生了变化,直到2002年这位教师因病去世。

  这位教师有个儿子名叫黄三英。由于父亲早逝,家里经济拮据,黄三英没能继续上高中。2005年,他被学区聘为真庄小学代课教师,唯一的汉语老师。

  “真庄”的藏语意思是“第一个”,是指这是当地第一个村庄,悠久的历史可见一斑。由于地处山区,道路难行,每当降雨都会引发大大小小的地质灾害。交通不便使得这个村子与外界的交流极为不易,村里人祖祖辈辈都在使用本民族的语言——藏语。由于自幼受到父亲影响的黄三英不愿看到村里的孩子再一次远离教育,黄三英决定继承父亲的事业。

  黄老师口中的世界是孩子们求知大山之外的唯一窗口。

  黄三英自学了所有高中课程,随后参加了舟曲县一中毕业考试,拿到了高中毕业证,并于2007年报考了自学考试,而后顺利取得大专学历。

  由于长期教育资源的短缺,村里年轻人的识字率较低,以至于连外出打工都显得寸步难行。黄三英任职后便开始了义务扫盲工作,为了给村里青年外出打工提供方便,办起了真庄村扫盲夜校。晚上上课,白天备课改作业。有些外出打工的人还说自己像多长了一双眼睛,不再像以前那样“睁眼瞎”了!

  2016年1月,黄三英参加了2015“马云乡村教师奖”颁奖典礼,作为甘肃省15位获奖乡村教师的一员,他和老乡们第一次去海南三亚,第一次看到大海... ...

  13年来,黄三英看着一个个孩子步入大学,“心中很有成就感”,由于黄三英属于外聘老师,和乡里的其他老师相比,每月只能拿到1000元的微薄工资,他更期望能早日成为“正式的”人民教师。

  28位藏乡的孩子们大部分为留守儿童,家中只留在年迈的爷爷奶奶,和黄老师一起上课,是孩子们留守日子里最大的快乐。

  黄老师借助教室里的灯光和村民打篮球。作为村里屈指可数的体育活动,只要有空暇,教语文的黄老师便会进行“课外体育辅导”。

  数据显示,甘肃省学生人数在10人以下的“麻雀学校”达3700多所。在农村地区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的家长大多都是90后,他们在农村待不住,只要身体允许就带着家人外出打工,孩子也就离开当地到外地上学。

  学生的流动影响到了教师移动,许多乡村的小学变成了“漂亮的薄弱学校”,优秀师资根本留不住,造成了县城学校大班额,农村学校“空了”。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