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心中 大运河文化公园长啥样? 这场主题沙龙或许会给你答案

2018年11月19日 18:04:03 | 作者:钱一鸣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bf281ccb831896ce0456da6 16489256 2018-11-19 18:04:03 /a/20181119/5bf281ccb831896ce0456da6.shtml

  这两天,2018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国际设计工作坊正在苏州如火如荼地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二十多位规划大师齐聚苏州,为即将筹建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出谋划策。在老百姓心目中,大运河文化公园是什么样子?昨天(11.18)晚上,一场主题沙龙在苏州昆剧院举办。5位苏州居民代表同苏州文保、规划、旅游等部门的相关领导及与会专家,从多个角度,畅谈“运河记忆”。

  主题沙龙正式开始之前,一曲《牡丹亭 惊梦·寻梦》惊艳了时光,让来自全球的规划设计专家们感受到了苏州传统文化的魅力。

  随后,苏州市旅游局副局长徐维荣、苏州市文广新局文物处长谢晓婷、苏州市规划局法规处长陈炜分别以“大运河盘门至山塘街段的旅游开发——旅游与发展,何去何从”“大运河盘门至山塘街段的遗产保护历程——遗产保护的维度”“大运河及盘门地区的规划历程——规划管理经历了什么”为主题,回顾了苏州市多年来对大运河苏州段的保护、利用、传承和开发。苏州规划师代表和居民代表则分别从“大运河盘门至山塘街段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规划师的专业判断”“私房照片里的老苏州——真实的老苏州”“年轻人的需求和令人期待的大运河——未来,我想象中的运河”“我眼中的苏州与运河”等角度畅谈关于“运河的记忆”,展望大运河未来。

  当专家提问,大运河对于苏州市民来说意味着什么时,居民代表梅先生用“灵魂”、“纽带”来形容这种缘分:“苏州文化,也就是吴文化的本质就是水文化,大运河对苏州来说就是一种灵魂,可以跟外地沟通交流,可以海纳百川,吸引外来文化进入我们苏州,使苏州也更好地融入整个世界,这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关于如何打造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怎样吸引更多年轻人,来自苏州市的青年规划师张昊认为,“设施完善”、“特色突出”是两大关键词:第一,盘门-山塘街段是极具特色的历史功能区域,可以通过提升设施、植入节点,为环城河步道沿线提供活力,如设计灯光秀场、串联百花洲公园等;第二,引入更多互动性的功能,如茶吧、民宿、客栈等,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生活和交流的空间,也可以增加一些具有本地特色的商业功能,如老字号商店、传统手工业、串珠、花灯、苏绣等手工艺品,既有趣也很有吸引力;第三,为游憩休闲提供更多开放空间,并保持传统的城市肌理,通过街巷空间的塑造突出苏州传统空间特征;第四,改善滨水景观和环境设计,如街道外立面、人行道、街头布景、街头小品等,还可以通过logo等标识设计,给游客以直观的符号感知。

  随后,张昊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提出新鲜体验、特色民宿、一站式消费、充足的停车设施是吸引年轻人活动、消费需要关注的几个重要方面。因此,“特色突出”、“设施完善”是盘门-山塘街地区提升的两个关键词,如果能够做好,将对年轻人拥有很大的吸引力:“可以提供一些比较有生活情趣的,像手工艺制作啊这种让年轻人在饭后能够去体验的,能够留住他们的一些活动,并不是说我到这边来吃个饭,我就离开了古城,那就没有办法留下人,那就是一些PASSING-BY-TOURUISM,所以说我们要留下年轻人,必须提供更多的一些多样化的活动给他们。”

  周先生是土生土长的苏州人,从小喝着运河水长大,在他们年少时,运河曾为他们送来外面世界源源不断的精彩。如今,他们更希望,通过大运河,能向世界讲好苏州故事,传递苏州文化:“我们希望,通过运河跟中外有更多的交流沟通。这座城市有另外一个名称叫东方水城,我们跟意大利威尼斯是姐妹城市。我们希望运河跟世界走在一起,和世界连通在一起,让我们更多的感受运河文化,让世界了解运河,让运河走向世界。”

  对于苏州这座新一线城市来说,不断外扩的城市化仍在不断进行。如何把新城镇的发展和老城区的旅游更好地联系起来?老城区和新城镇的发展两者如何齐头并进,也是专家们关心的问题。

  苏州文广新局文物处处长谢晓婷介绍:“在老城保护与新城发展方面,苏州最近做的两个工作也是将新、老城区作为一个整体,在保护和发展之间取得平衡。一是博物馆建设项目。到2020年建立100座博物馆,目前为止已建成有约70座,这些博物馆不仅集中在老城区,同时也在新城区有规划建设,从另一个层面统一新、老城区的发展。二是江南水乡古镇的申遗工作。希望结合大运河申遗工作以及其沿线的江南水乡古镇申遗工作一起丰富苏州旅游文化资源。”

  据了解,11月21号,工作坊将会发布本次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的最终设计方案。

  在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教授级高级规划师袁锦富看来,倾听生活在大运河苏州段的这些市民的声音,对这份“苏州建议”的最终出炉有着重要意义:“现在我们都是国际专家在一起,可能是专家的角度和专家的视野,我们想了解一下,本地市民,生活在大运河苏州段这些市民,他们对这一段的理解,主要包括他们对大运河这种文化的认识,它的文化价值在哪里?第二个他们就是,说觉得现在在这个运河文化保护和利用当中还存在什么问题?第三个就是想对解决这些问题,他们有什么思考或者一些期盼。只有让我们的市民来参与这个过程,一方面可以起到一个宣传的目的,然后让他们在宣传的过程当中,能够认识运河的价值,他们由被动的参与变成主动参与,主动地去保护,在这个过程当中既是建设,其实他们也在分享我们保护的成果,这也是在我们这次规划构思当中一个重要的思想。”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钱一鸣 编辑/国正)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