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90后文物修复工作者:与古籍相伴的青春才是真“佛系”

2018年11月03日 20:11:08 | 作者:沈一秀 史哲铭 | 来源:荔枝网 | 点击:正在获取...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5bdd88c9b8318923afd748b5 16308526 2018-11-03 20:11:08 /a/20181103/5bdd88c9b8318923afd748b5.shtml

  一部在央视播出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把文物修复展示在大众面前,结果出人意料地大火,尤其在年轻人中间非常受欢迎。文物修复不再神秘,也让许多人了解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的不易。文物是古老的,但今天要讲的却是一支年轻的90后修复队伍,他们用青春化腐朽为神奇。

  “佛系”刻经人生 与时间赛跑

  南京金陵刻经处,是刻印木版佛经的场所,已有150多年的历史。这项曾经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的技艺,至今完整地保存了中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木刻水印和线装函套等传统手工艺,2009年以“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里的经书刻印考究,纸墨精良,素有“金陵本”之称,每年有几十万册经典流通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一张窄窄的木质工作台,一盏青灯,一把刻刀,一块木板。最简单的工具,却传承着最古老的技艺。90后刻经人王康,每日就在这刀与木之间,雕刻着理想。一般人用键盘打三十个字用时不到一分钟,而他“打”三十个字却需要用一天的时间。王康介绍,“曾经一块板子刻了一年,每天只刻两个或一个小时,把最好的时间段给了那个作品。”

   

  现存的雕版当中字体大多为“宋体”,这个字体的特点是横细竖粗,字的横线端点也相对较粗。王康每日的工作,就是握着拳刀在木板上刻字,刻反字,得正字。先横后竖,先右后左。有时,也需要修复坏了的经版,这时需要先把坏了的一点点铲掉,再找一块新版,切下小小的一块。干净利落地补上,不大不小,正正好。一把刀片,在王康的手中,刀刀刚劲有力、不容迟疑。除了握刻刀的手要有力以外,还需要用另一只手顶住刻刀,保证刻出来的线条准确流畅。手指按在扁平的刻刀侧面,不一会儿就会留下红痕,几年磨砺下来,老伤添新伤早已让他习以为常,“左手顶刀,这只手全都是茧,里面有很多刀口,甚至会一直掉皮。”

  雕刻完成后,便可以印书了。将雕版固定后,用圆木刷蘸取适量墨汁,均匀地涂抹在雕刻的版面上,再用白纸铺在上面。取下,风干,便有了白纸黑字的模样。

  自2012年从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古籍修复专业毕业至今,王康从事雕版刻印工作已有6年。经手修复的有清末民国时期的《妙法莲华经》、《观景四贴》、《无量寿经义疏》等。在校学习时,他很好地把握了线描中钉头鼠尾的描法,因此在处理对应雕版作品时,很快就能上手。凭着沉稳、仔细、不懈与勤奋,2015年,王康成为南京秦淮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金陵刻经印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是全省为数不多的90后传人,“想让更多人去接触,去了解去保护这门技艺,同时也是给我们的文化留个根。”

  望闻问切 让古籍“延年益寿”

  距离金陵刻经处4公里处的南京博物院文保所,修复师李瑶瑶正安静地坐在修复台前,埋头伏案,为破损的古籍做“植皮手术”。她屏息凝神地拨弄着案板上厚度仅有0.05毫米的泛黄纸张,用色泽和材质相近的手工纸修补古籍的破损处,手法细致熟练,“要把它书口对齐,这种大面积的我们选择大片的纸张对它修复,要把褶皱的部分熨平,把已经脱漏的地方拼齐,使它呈现比较完善的状态。这种有洞的地方,我们再进行单独修复。”

  古籍修复师被称为“古籍医生”,做的工作是为古籍“看病”。 随着岁月流转,虫蛀、霉蚀、老化等问题,威胁着古籍的“健康”。经过拆页、补破、压实、订线等十几道“手术”流程,一本残旧泛黄的古籍才能够焕发新颜。

  今年25岁的李瑶瑶,毕业前是莫愁中专第八批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又到晓庄学院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2015年到南京博物院实习上班。工作以来,60多件病入膏肓的文物在她手中“康复”,其中最久远的是一件唐代的出土残片,“特别是那种脆化或絮化很严重,一碰就碎。先要对它的纤维做鉴定,知道它具体是什么纤维。确认它是竹纸、皮纸、麻纸还是草等。皮纸的话要确认是什么皮,有可能是桑皮纸、构皮纸、三桠皮纸、楮皮纸,大多数会遇到混料纸。这都需要给它做全面的分析。在给文物拼接时,借着水的助力,能减少对糟朽文物的破坏。”

  除了工序多,修复的工具就更多了。骨刀、毛笔、鬃刷、镊子、锥子、喷壶、浆糊……随便一排,就是几十种。这些工具在李瑶瑶的手中上下飞动,让一本本破损的古书得以“复活”。

  你或许不会想到,在古籍修复里,被认为的首要武器是糨糊,不同的配方和比例,出来的效果也有所差异。李瑶瑶介绍,“把面筋洗出来之后,沉淀的浆晒干,磨成特别细碎的粉,再过滤。因为粘稠程度不一样,调完浆后,还要用毛笔看下黏稠程度是否是最适用的状态。”

  修复前后对比

  很多人认为,修复古籍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不然,很多时候,一个小洞修复不当,反而会补成一个很大的洞。古籍修复主张修旧如旧,所以选择修复的纸张要跟古籍的纸张尽量保持一致,配纸的材质、颜色、厚度、韧性都要考虑进去。古籍不但珍贵而且脆弱,稍有不慎就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修复方案的出台可谓慎之又慎。一位修复师满负荷工作一天,最多只能修复约十页残破的古籍。

  在最美的年华,李瑶瑶就这样安安静静地修书,同时也是修补中华民族的历史,“我们行业里面有一句话:你要坐得住冷板凳。有时候我们一坐就要坐好几个小时。因为修复时,中间不能断,就像手术一样。当把文物修出来后,会产生荣耀感。”

  文物复制 让深闺宝藏走进百姓

  文物修复让“沉睡”的古书得以复活,重放光彩。文物复制则是为了保护文物、宣传推广,将复制品代替文物进行展览陈列。别小看这些复制品,它们都是以文物的标准复制出来的,蕴含了修复师的满满心血。

  在南京科举博物馆,出生于1998年的盛翊宸正在复制一件40年前的高考准考证。因原件需要向原单位归还,因此他要在3天内完成这件复制作品。首先通过电脑对原件的原始数据照片进行处理、精修,以达到原样效果,再用专门研制的适用于手工宣纸印刷的数码彩色打印机印制。随后,进行裁切、比较、做旧、粘连。

  从南京莫愁中专文物修复专业毕业到走上工作岗位3个多月,盛翊宸已经能够独立、熟练地复制古籍,曾让他最为自豪的一次经历是将清嘉庆年间的《庄瑶殿试卷》成功复制。

  在他看来,每一次复制,不仅是把这些内容都恢复了出来,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一种致敬,“尽管现在有很多高科技的仪器设备,帮助我们把修复、复制做得更好更完美,但对我们来说,保持一颗虔诚之心很重要,因为这不仅是用手在做,更重要的是用心来传承。”

  人少年老 古籍修复急需年轻派

  历经时代变迁,许多文物进入了沉睡,需要匠人还原面貌,唤醒活力。这不仅是一门手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文物修复并不“高冷”,但十分磨炼人的耐性。烦琐的修复步骤,需要慢工出细活,很多时候,还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除了专业技能和超强的耐心外,高度的责任心和坚强的毅力不可或缺。只有一颗沉得下去的心,才能唤醒沉睡的珍宝。

  世界级非遗雕版印刷技艺传承张永林表示,“传承有两种,一种是师带徒,这种传承是一对一,或者一对二、一对三,人很少。但教学传承就人多。大师是练出来的,路靠自己走出来,要不停地练,练的时候要学着观其行,悟其神,不断地克服,不断琢磨,艺术才会有升华。”

  作为江苏省唯一一所培养文物修复技艺传承的中职院校——南京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古籍修复专业已有十八年的办学经验,培养学生800多名,让濒临失传的修复技艺得到了传承与新生。2004年,学校将三年制中专古籍修复专业改为五年制大专文物鉴定与修复专业。2016年,该校经南京市政府批复,成立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并与多所本科院校对接升学渠道。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王燕介绍,“我们已有几届本科生毕业,甚至在毕业后考上研究生。我们现在开拓境外交流,有美国的一些学校有类似的专业,我们在跟他做接洽,将来也许还可以到国外去做修复。”

  师徒授业是古籍修复的传统。要办好这个专业,师资力量是关键。莫愁中专主要采用“双导师制”,即外聘专家与校内教师相结合。在专业教学上,学校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设置了文献修复、字画修复、古籍整理与保护、字画装裱、书画复制、古代汉语等主干课程。学校还开发了金陵剪纸、雕版技术、书法绘画等校本课程,增加了古字画鉴赏、中国画线描等应用型课程,开拓了雕版印刷、传拓、篆刻等相关的“非遗”课程。 

  古籍是传承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根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统计,中国官方现存古籍5000万册,这些古籍有三分之一或多或少存在破损的情况。大量的古籍急需修复,但与此相对的是,我国专业古籍修复人才大量缺失。目前全国古籍修复人员达千余人,远远不能满足需要。除了人数少,大量修复人员还都是即将退休的老师傅,40岁以下的修复人员仅占全部人数的六分之一。古籍修复行业面临后继乏人的现状,国家急需培养大量年轻的古籍修复人才。 

  省文化馆馆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戴珩介绍,“做这么一件事情,体现当代年轻人应有的文化担当、责任担当,自觉担负起传承中华艺术传统文化、保护中华典籍的重任。做这项工作,对他们是种滋养,文化的启发,对未来会有更多的价值。因为他们延续中华的文脉,延续中华优秀传统。”

  (来源:江苏教育频道/沈一秀 史哲铭 编辑/玉洁)

标签:正在获取...

来源:荔枝网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