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援疆打造“塞外江南”新伊犁

2018年05月16日 07:09:55 | 来源:新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江苏援伊前指联合相关部门在江苏举办“塞外江南·美丽伊犁”推广周活动

去年4月,江苏援伊前指在伊犁州尼勒克县召开“万人帮万户、共同奔小康”活动部署会

常州市民革医疗援疆代表团来尼勒克捐赠医疗物资50万元

南京市援疆工作组捐赠71.87万元,用于贫困群众购买农资进行春耕备耕

南京市与伊宁市举办“苏·伊少年手拉手 民政团结一家亲”夏令营,加强两地青少年联谊

扬州市苏北人民医院援疆医生深入伊犁州新源县那拉提镇喀拉奥依村,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援疆专家义诊

南通市援疆工作组在伊宁县举行“让阅读照亮边疆孩子的未来——爱心图书捐赠公益行动”

  美丽的伊犁河谷,有草原,有雪山,还有一批批来自万里之外的江苏援疆干部人才。2016年12月,350名江苏第九批援伊干部人才肩负省委、省政府重托,来到新疆伊犁,接续开展援疆各项工作。他们带着情怀而来,无暇欣赏风景,立刻投入工作,为打造“塞外江南”新伊犁贡献智慧和力量。一年多来,通过“万人帮万户,共同奔小康”等多种方式,推动援疆扶贫呈现良好态势。

  “开展援疆扶贫是决胜全面小康的迫切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做到脱真贫、真脱贫。”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总指挥、伊犁州党委副书记潘道津表示,要坚决响应党中央号召,以实际行动助力受援地打赢脱贫攻坚战,让伊犁各族群众与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小康社会,让各族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祖国的温暖和江苏的无私援助。

  日复一日,伊犁的山川河流依旧优美动人,这里的群众生活变化明显。

  务实帮扶 改善贫困家庭面貌

  伊犁巩留阿尕尔森镇村民艾本纳帕斯,有意养牛,却没有发展资金。

  巩留原县委办主任安玮深入了解后,把具体情况反馈给江苏张家港市检察院检察长蔡蔚。随后,蔡蔚出资1万元助力艾本纳帕斯发展生产,安玮又与同事自筹5000元帮他盖起了牛圈。

  “现在已经养殖了7头牛。”艾本纳帕斯现实现增收脱贫。这是张家港对口支援巩留扶贫800户的缩影。

  张家港工作组策划“1+1帮1”帮扶模式,“1”是张家港党员干部,“1”是巩留本地党员干部,以此对800个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2017年共安排结对帮扶资金325万元,发放慰问物资18.4万元,工作组医疗团队针对800户贫困家庭开展爱心义诊活动3次,120余名贫困群众受益。

  第九批江苏对口援伊各前方工作组按省前指部署要求,以“万人帮万户,共同奔小康”帮扶活动为载体,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广泛动员后方单位、党员干部和社会爱心人士与受援地贫困家庭结对,提供就业创业、发展生产、就医就学、生活救助等多种形式的扶贫济困活动,有效改善了受援地贫困家庭生活面貌。

  武进工作组组织实施“同心同愿,同奔小康”特色援疆工程,动员后方850名领导干部职工,定向结对帮扶尼勒克1050户贫困户,捐款捐物价值1191万元。扬州工作组利用微信朋友圈,开展爱心羊羔领养活动,创新“互联网+精准扶贫”新模式,帮助5个贫困家庭增收3.7万元。

  江宁工作组协调江宁区财政拿出10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设立“千人携手、同奔小康”援疆帮扶基金,同时,吸收江宁各界爱心人士和机关企事业单位捐款捐物,目前,基金规模已达300万元。现已完成340户的结对帮扶,并广泛动员后方爱心力量向特克斯县困难群体捐款捐物10多场次,捐款捐物220万元。

  “万帮万”活动开展以来,江苏704家企事业单位、6984名爱心人士,捐助资金4724万元,捐衣捐物价值2565.8万元,帮扶伊犁贫困家庭10078户、3.22万人;援疆干部人才与伊犁1334户贫困家庭结对子,募集捐赠物资价值622.07万元。

  “镇村结对” 增加群众获得感

  “我们突出扶贫援疆,精准施策助推受援地脱贫奔小康。”第九批江苏对口援伊指挥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紧盯受援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3739户、13529贫困人口高质量精准脱贫,2个贫困县(察布查尔县、尼勒克县)、148个贫困村(含18个深度贫困村)、42943户158680贫困人口巩固提升。

  结对共建是推进受援地脱贫攻坚、民生改善的重要抓手,是提高受援地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最直接的手段。创新“镇村结对”模式机制,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有益补充、扩大援受双方交往交流的重要载体,正在推动苏伊两地镇村精准对接、结对帮扶,实现伊犁乡镇、村(社区)整体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武进工作组正在实施贫困村退出攻坚、创业就业促进、产业发展提升等脱贫攻坚“十大行动”,组织武进21个乡镇(街道、社区、村)与贫困村结对帮扶,助力尼勒克县脱贫摘帽,定期开展交流互访,共谋发展思路。张家港工作组组织全市镇村(社区)与巩留县13个乡镇场、81个村建立帮扶关系,实现镇村结对全覆盖、携手发展奔小康。

  江宁工作组正实现结对共建全领域覆盖,东山街道、秣陵街道与特克斯的乡镇开展结对共建活动,到位资金400万元,江宁区湖熟街道新农社区等9个村(社区)与特克斯县9个深度贫困村(社区)进行结对,到位资金270万元。他们还拓展村(社区)结对共建范围, 2017年,牵线后方村(社区)与特克斯县19个村(社区)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投入资金570万元。

  结对共建不单单是直接给钱给物,扬州、盐城等14个前方工作组深入分析共建对象实际情况,“一乡一策”“一村一策”,为共建对象把脉开方,帮助选准产业发展方向。

  深化拓展“镇村结对”小援疆活动,江苏212个村(社区)、114个优强乡镇(街道)分别与伊犁和兵团四师、七师145个薄弱村(社区、连队)、111个乡镇(团场)结对共建,通过交流互访、项目资金支持、引进先进经验和理念等方式,帮强组织队伍、帮促就业富民、帮建先进文化、帮提发展后劲,2017年帮扶资金累计达4000多万元。

  发展壮大产业 促进就业创业

  5月10日,在伊犁霍城清水河配套园区的新疆中超新能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各种机器在不停运转着,一根根粗细不同的金属丝线在机器的牵引下,交织成规格不一的电缆线。

  新疆中超新能源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是江苏中超集团和江苏中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以新能源电缆的硏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主的企业。在生产车间的一台机器前,艾力西力·艾孜哈尔正在教一名徒弟操作设备。21岁的艾力西力来自霍城县兰干乡中心村,他是第一批进入中超电缆的员工,现在担任机长,并带过三个徒弟。“公司现有员工137人,其中四分之一是当地少数民族员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等到二期工程上马后,还能为当地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

  江阴工作组把产业援伊作为重要任务,坚持产业与就业相结合,为霍城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张家港工作组对口支援巩留工作组安排900万元援疆资金在7个村建设8个民生坊,助推发展村级经济,促进村民就地就近就业,增加村民就业岗位约300个,并会同县商信委和国投公司,投入援疆资金3300万元,规划建设总面积1.5万平方米的城北中小微企业创业园标准化厂房作为招商引资载体,首期约7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5月底交付使用,二期8000平方米8月份交付。现已有2个项目确定入驻、2个项目确定意向,总投资1.7亿元的4个纺织类项目入驻后即可增加就业岗位700个,全部达产后可吸纳当地劳动力超过1500个。

  坚持把发展产业带动就业放在突出位置,搭建产业就业平台,助推各族群众就业增收。省对口支援伊犁前方指挥部专门设立6000万元产业引导资金,促进产业落地与发展,全年新增产业124个,带动上万人就业。苏州、盐城、江阴等工作组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先后吸纳6000余人就业。

  南通工作组坚持把产业援疆与就业援疆结合起来,以产业带动就业,通过大力移植南通纺织服装产业优势,全力打造“伊宁县轻纺产业区”,力争通过三到五年时间,将“伊宁县轻纺产业区”打造成为“全州最大的产业援疆基地、全疆最大的就业基地、全疆最大的服装生产基地和全国最大的坯布生产基地”。2017年7月完成伊宁县家纺服装产业园一期工程建设,目前已有9家企业全面入驻,吸纳就业近3000人,二期工程将于2018年内建成投用。

  徐州工作组通过产业推动纺织产业集聚发展,带动部分就业,利用产业援疆引导资金支持徐州天虹、江苏金晟、山东佰郑三大纺织企业,加快技改扩能,实现年产纺纱89万锭,带动就业3300多人,其中解决1000多名奎屯少数民族就业。投资1100万元在开干齐乡建设温室大棚、果蔬加工、农村电商“三位一体”的扶贫创业基地,就近就地消化富余牧民200余人。连云港工作组依托霍尔果斯的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积极开展招商、招展活动,先后引进7家企业落户霍尔果斯,注册资本合计2.86亿元。总投资5亿元、占地50亩的连云港大厦等重大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同时,建立伊犁农产品(连云港)展销中心,通过“工作组+联合共建商+合作社+农户”模式,将特色农产品推向东部沿海市场,拓展农副产品销路。江宁工作组强化招商引资力度,迄今签约产业投资项目12个,其中已落地注册项目4个,为当地新增就业岗位500多个。同时,落实中药草原养生鸡养殖项目180万元,直接实现就业脱贫110人。

  盐城工作组重点从资金助学、物资捐助、就业帮扶、创业指导、生产增收、政策扶持、技能传授、公益基金八个方面开展扶贫济困。针对就业帮扶,多次拜访我省相关部门、工业园区和企业,通过召开小型座谈会、招商推介会,邀请并接待江苏及其他地区客商35批次来察县实地考察,成功引进3家企业落户察县,企业投产后预计可安排500人就业。针对察县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这一实际,主动与后方用工企业联系对接,成功推动盐城荣威集团先后接纳察布查尔县63名少数民族贫困家庭务工人员赴阜宁县就业。下一步,还将招引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高耗能无污染项目,并利用察布查尔县境内边境口岸,务实推进两地农牧及其精深加工业合作,同时招引装配式建筑企业和物流、外贸企业,推动在察布查尔边境和盐城两地互建跨境或中转物流仓储基地。

  淮安市第九批对口支援七师前方工作组投入1000万元,援建金银川镇南疆一师一团少数民族连队创业点,在一团打造出1个以上经营性纯收入超百万元的民族连,新增就近就地就业贫困民族群众100人以上,吸纳外地来一团就业人口100人以上。

  创新特色帮扶 拓展脱贫空间

  人才是兴疆稳疆之本。江苏援伊前指充分发挥江苏人才资源优势,加大实用型、紧缺型人才选派和培养力度,促进干部人才队伍素质全面提升,打造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为受援地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

  江苏援伊前指已安排援疆资金1.12亿元,“请进来”和“走出去”统筹推进,举办“江苏·伊犁大讲堂”、驻村(社区)“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等在伊培训项目364个,江苏农业、科技、管理等领域专家来伊技术培训、咨询指导;组织少数民族政协委员专题培训、卫生计生业务骨干培训等在苏培训项目199个,伊犁州基层党政干部、教育医疗人才、农牧林果业技术人才到江苏跟班学习、挂职锻炼、参观考察,去年全年培养培训干部人才9万人次。实施“培训边疆支书,交流交融暖基层”工程,1200多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乡镇(街道、农牧场)组织委员,分期分批到江苏大轮训,有效提升基层党组织书记能力素质和基层党建水平。柔性引进江苏党政干部、企业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等各类紧缺人才766人,选派江苏“放管服”改革专业人才10人到伊犁短期援助,用江苏改革创新的成熟理念和经验做法助推伊犁稳定发展。

  同时,制定《伊犁州直技能人才赴江苏培训计划(2016-2020年)》,现已安排1.14万名城乡富余劳动力就地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在伊培训1.03万人,赴苏培训1065人),组织460名未就业大学生赴江苏实习培训,提升就业创业技能。

  实践证明,既立足当前提供物质帮助,又面向长远送观念、送政策、送技能、送信息,不断增强“造血”功能,更能起到扶贫成效。

  昭苏是伊犁唯一的五类艰苦地区,高海拔、低气温给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

  “我们坚持扶贫与扶智并举、造血和输血并重。”泰州对口支援昭苏工作组相关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泰昭两地40多家单位部门建立合作关系,完成“小援疆”资金投入416万元(不含实物)。去年组织实施援疆项目21个,投入援疆资金1.7亿元。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是农牧民贫困的一个主因,工作组定期组织泰州优秀医疗专家赴昭苏开展免费诊疗、健康体检等服务,同时帮助昭苏县培养优秀医疗人才,充实昭苏医疗人才队伍。

  第九批江苏援伊各工作组迄今共组织52家医疗卫生机构的80名医疗专家,从人才培养、专科建设、医院管理等方面下功夫,形成“一名专家带动一个学科”的良好局面。打破受援地和受援单位限制,将对单个医院的组团援疆拓展为对整个伊犁州医疗卫生系统的组团式援疆,援疆医疗专家在全州范围内统一调配,广泛开展业务交流、讲学示教和技术指导“传帮带”工作。去年全年累计接诊4.56万人次,会诊1.51万例,精心指导和直接参与各类手术4029台,抢救危重病人1450人次,引进新技术、新项目132项,有67项技术填补空白。组织“民族团结一家亲,爱洒天山伊犁行”“银发医疗人才援疆”等巡回义诊活动188场次,深入牧区、乡村义诊群众2.4万人次,免费发放价值近30万元的药品,赢得伊犁各族群众的高度赞誉。

  伊犁旅游资源丰富,推动旅游富民产业大有可为。江苏援伊前指已安排1580万元援疆资金帮助重点景区景点新建和改建旅游厕所等公共基础设施,安排1600万元援疆资金支持新开通伊宁—喀什、天津、上海等9条旅游新航线;积极争取开通南京至克拉玛依、扬州至乌鲁木齐、盐城至乌鲁木齐这3条到疆航线;帮助昭苏县夏塔、尼勒克县湿地古杨、巩留县库尔德宁等景区提档升级;培训星级农家乐、牧家乐经营者300名,培训全域旅游人才292名。加大游客送疆工作力度,出台奖补政策,实施“十万江苏人游伊犁”活动,已组织各类赴疆旅游包机团105架次、旅游专列21列,江苏游客30万人次游伊犁,拓展大量旅游服务、居家创业岗位。在助力农副产品深加工方面,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中草药种植、设施农业和农畜产品深加工。组织伊犁100多家农业龙头企业参加“西洽会”“亚欧博览会”等国内大型展会,实现签约项目70多个,金额近40亿元,打响伊犁绿色有机农产品金字招牌。

  实施民生项目 惠及各族群众

  “以前没想过我们能喝上自来水!”霍城可克达拉牧业村是自治区级贫困村,传统草场和耕地共有17.3万亩,村有162户、586人。以前村民大部分依靠自家打的20米深左右小井的浅表水作为饮用水,村委会有心给群众打深井供自来水,苦于无资金因而无法落实。江阴工作组人员踏勘现场后,当场拍板利用援疆资金在可克达拉牧业村实施自来水入户项目,总计投资100万元,实施主管网6公里,管网接入村民院内,解决清水河片区55户村民饮水难问题。

  可克达拉村村民古力森·阿克力巴依看着通到自家屋内的自来水,逢人就说:“装好自来水,再也不用拿桶拉水了,吃水方便了,安全了。”

  切实解决这类与地方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紧贴群众民生需求,帮助补齐民生短板,多办群众急需急盼的实事好事,才能让援疆扶贫惠及各地、造福群众。

  第九批江苏援伊各工作组2017年共安排14.62亿元资金用于民生领域,重点解决一批水、电、路、气、房、讯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实事好事,建设安居富民、定居兴牧“两居工程”项目2.62万户;建设幼儿园59所、中小学8所,教育配套项目16个;通过医疗、社保补助和送温暖、送文化等项目,为1.15万户贫困户提供生产生活物资5083万元;实施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和医疗计生服务体系提升子项目44个,有力改善了当地各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喀拉塔斯村,一个位于霍尔果斯市天山脚下的少数民族村落,由于居住分散且远离居民区,通往牧民家的道路是简易的土路,一到雨天道路就泥泞不堪,车辆和人员都无法通行。2017年以来,苏州对口支援工作组想方设法运用自有经费帮助该村解决部分资金缺口,帮助喀村各族群众都能走上平坦路、吃上自来水,全力打通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今年工作组将帮助该村改造食堂与卫生设施,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需求。

  苏州工作组针对当地困难群众一户一策,量身定制,帮助他们找到脱贫致富的路子。徐州工作组认真落实“五个共同”“七个一”,积极帮助结对认亲户选准致富门路、解决实际困难,努力帮助困难家庭解决就学、就医、就业、发展等问题。对家庭贫困的符合资助标准的大学生应助尽助,已审核发放资助金32.4万元,补助贫困大学生54人。镇江工作组与后方联系,发动力量对口帮扶四师18个团场、4个社区共772名困难职工和困难学生。2017年向四师困难职工、学生发放帮扶金、助学金共计350万元,并设立20万元“王华教育基金”专项帮扶四师困难学生。

  连云港工作组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对口援建的首要任务,注重向基层和一线倾斜。聚焦富民安居、教育、基层阵地建设、人才引进等,编排12个年度援疆项目,其中民生项目8个,共使用援疆资金6569万元。重点推进霍尔果斯市政府2017年“一号工程”——10所农村幼儿园项目,让1300个孩子快乐入园;投入617万元援疆资金的新建富民安居用房进展顺利,基层农牧民生活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高质量推进援疆扶贫,真正帮在根上、扶在点上。助力脱贫攻坚,第九批江苏对口支援伊犁工作,正全力助推伊犁如期实现精准脱贫,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