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新闻专稿(小编/时雨)
保温杯、发际线、油腻中年人的热度还没褪去,昨天,又一个踩中90后痛点的话题被炒上了热搜:
90后每个月收入多少才正常?
当自己还处于脱贫的泥沼里,同龄人都已经集体奔小康了。
是不是带个“万”字,就能从视觉上显得多一点?那以后就说自己月入0.XX万。
其实,比起贫穷和窗外的温度,你们更该担心的,难道不是中年危机吗?
第一批80后已37岁,第一批90后已27岁,第一批00后也都17岁快高考了。从数字上看,自己真的老大不小了。
前几年还大侃“诗酒趁年华”的文艺青年,近来已被视作捧着保温杯、忧叹发际线的油腻中年,陷入各类初老的焦虑中。
【 年龄焦虑 】
90后的第一次群体性中年危机,大约爆发在这一天。
2016年的五四青年节,正当90后段子手们嚎着要放假过节时,当头一棒来了——
一语惊醒众宝宝!
还没钱、还没车、还没房、还没事业、还没对象……宝宝怎么就成中年人了!?
2016年,周杰伦当爹都一两年了,《那些年》《致青春》是三四年前上映的了;
《来自星星的你》是两年前的剧了,江南style走红是四年前的事了;
以前还被唤作哥哥姐姐,现在都有人喊叔叔阿姨了;
以前还被管着不许早恋,现在自觉剩男剩女说的就是自己了……
再过一个月,就到2018年了,我们又要大一岁了。
——主编!快给我发养老金!
【 熬夜焦虑 】
熬完了昨天的夜,小编淡定地写下“熬夜焦虑”4个字。
90后熬夜的理由非常单调,无非有三:手里有个手机,心里有个逗比,窗外有台挖掘机。
对于打拼事业的奋斗青年,可能还有个催命的上级……
每个决心早睡的夜晚,最后都在熬夜中度过。
看着隔三差五的熬夜猝死、过劳死新闻,90后们十分震精,然后再熬个夜,,,压压惊。
老仙女们,我们的口号是什么?
熬最狠的夜,敷最贵的面膜!
【 脱发焦虑 】
今年“双11”,被预订到爆的,不是冬衣包包鞋子化妆品,而是——防脱洗发水和生发液。
“双11”开抢不到30分钟,天猫直营的进口防脱洗发水,便已全线售罄。
阿里数据显示,90后以36.1%的占比,即将赶超38.5%占比的80后,成为脱发新生代。
还没来得及脱单,我就先开始脱发了。
不难想通,90后之所以早早脱发,和爱熬夜有着必然联系。
一个个天天熬夜的老仙女们,最怕的不是猝死,而是早秃。
什么精神压力过大、营养代谢失衡、作息不规律……种种老生常谈的告诫,都比不上手心一团团掉发、又双叒被堵住的下水道来得直接。
【 养生焦虑 】
往保温杯里泡枸杞的摇滚歌手,调侃“油腻中年人”的作家冯唐,联合引燃了今年90后最大的一场唏嘘。
逐渐被发际线、细纹和啤酒肚“绑架”,90后们一边嘲讽长辈微信里的养生偏方,一边暗自学了起来。
比如,在啤酒里加枸杞、抽烟后吃维生素含片、喝完可乐嚼钙片、熬夜到两三点敷个面膜。
一边肆无忌惮地糟蹋自己,一边有板有眼地大谈养生,这是90后的养生特色。
我不听我不听,我分明是开始注重养生了!
如果给这种90后特色养生冠个术语,可以叫……“精神养生”。
【 婚恋焦虑 】
单身真的没有多可怕,只要你热爱生活,拥抱生活,多出去走走,你就会发现——身边全是情侣。
微博曾经热传,92年的男孩和94年的女孩都算晚婚了,96年的也到了适婚年龄。
一不小心,就响应了一项国家政策。
上学的时候,你们不许我早恋,刚刚毕业不久,你们就催着我结婚?
今年,你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公公婆婆七大姑八大姨逼你结婚了没?
【 发展焦虑 】
本来想说“成长焦虑”,可想想“成长”似乎多用于青少年,还是改成更有中年气息的“发展”吧。
由于学历要求增长,硕士学历几乎是90后求职的起点。而硕士毕业,年龄就已经落在了“青年”定义的尾巴。
校园中的90后“少年不识愁滋味”,可一踏入社会,就得面对房价高涨、职场压力、阶层固化等现实。
更残酷的是,若说“快乐=实际能力-期望”,而“焦虑=期望值-实际能力”,那么刚投身职场的90后,最有同感的是后者。
生活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而剩下的一二,非常不如意。
不用妈妈提醒,主动穿上了秋裤;
不再喜欢在微博、朋友圈里晒照片;
不再只是长青春痘,连法令纹、鱼尾纹都有了……
愿你看得清残酷的现实,也相信着童话的美好。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我要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