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关注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扬州建国内首座运河船舶文化博物馆

2017年08月11日 16:18:05 |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编者按

  《光明日报》今日头版刊登《让千年文脉奔涌不息 ——江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关注江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大力度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并重点报道了扬州槐泗镇在造船厂原址上建造国内首座运河船舶文化博物馆、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渔民上岸搞起生态旅游开发等一个个生动的故事。

  扬州发布现刊发全文,以飨各位网友。

  让千年文脉奔涌不息

  ——江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大运河水,延绵流淌,千年不息。

  2017年2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保护大运河是运河沿线所有地区的共同责任。

  江苏是大运河沿线河道最长,流经城市最多,运河遗产最丰富,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点段最多的省份。1797公里的大运河,江苏段全长690公里,占了三分之一,江苏有8个地级市、近一半的人口沿运河而居。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江苏加大力度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文化。

  河畅岸绿,运河保护久久为功

  “每天晚饭后,沿着环古运河健身步道,从盘门到觅渡桥,既欣赏风景,又锻炼身体,心情很舒畅。”在苏州市古城区盘门皮匠浜住了近30年的陈逸云说,现在的大运河,是家门口的“绿色项链”,令人心旷神怡。

  和陈逸云一样,沿河居民都体会到了运河环境变化带来的满足感和舒适感。这得益于近年江苏对大运河的保护。

  千百年来,依水而筑、因河而兴的城市守护着大运河,但不可否认,大运河也一度满目疮痍:河面的漂浮物、河岸的生活垃圾、滥砍滥伐的树桩岔子……

  2007年9月,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公室在扬州揭牌,扬州成为大运河申遗牵头城市,运河沿线的35座城市结成了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联盟,共同发布了《世界运河城市扬州宣言》。35座联盟城市,每年春季、秋季定期在扬州召开大运河保护与申遗工作会议,共商推进运河申遗保护大计,形成治运保运合力,跨省联动,解决了沿运河8省“各管一段、分省而治、各自为政”的问题。

  如今的大运河,杨柳依依,堤岸更加接近运河原来的面貌。2014年6月,在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其中,江苏列入大运河申遗点段的河道达6段、历史遗存22处。

  2016年,江苏提出并推动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建设,以大运河为主干线,以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和徐州等沿运河城市为规划范围,共建共享江淮生态大走廊。在坚持保护优先、生态引领的前提下,打造世界跨流域生态廊道建设的样板区和淮河流域东部生态屏障。

  “要通过江淮生态大走廊规划建设,加强环境治理保护,着力推进绿色发展,让生态优势成为发展优势,为子孙后代留下重要的生态资源。”江苏省委书记李强说。

  流动的文化,传承运河千年文脉

  如何从流淌着的遗产中挖掘活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答案:“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

  历史上,长江、淮河、大运河因其航运优势,沿岸聚集了许多小船厂。但船厂的红火发展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2016年3月,扬州槐泗镇大运河沿线的12家船厂,全部搬迁关闭。为了保存这一段历史记忆,该镇保留松川造船厂3500平方米的厂房和一台60万吨的龙门吊。

  “我们在造船厂原址上建造国内首座运河船舶文化博物馆,希望以工业遗存作为展示内容,弘扬传承运河文化。”槐泗镇镇长孙德彪介绍,博物馆规划分两大板块:主展馆和“船之韵”文化主题公园,通过图片、视频、实物等来展示大运河边曾经辉煌的造船史、运河城市的微缩景观,传承弘扬京杭大运河船舶和运河文化。

  2013年6月,苏州大运河遗产展示馆开馆;2014年6月,以“大运河”为主题的无锡数字博物馆开放;2017年6月,常州市大运河记忆馆亮相……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城市都建立了大运河专题展馆。

  大运河流淌着的不仅是奔流不息的河水,更重要的是绵延不绝的文脉。

  2014年,由大运河遗产保护管理办公室组织专家学者成立的专家委员会,策划出版了“京杭大运河遗产保护出版工程”丛书,分运河遗产、运河文化、运河保护三卷,包括《京杭大运河历史与复兴》《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京杭大运河城市遗产的认知与保护》等12册。

  2016年12月,《运河长子的担当——扬州牵头大运河“申遗”记忆》问世。该书以细腻精致的文学语言辅之以短小精悍的生动故事,全面记述了大运河保护与申遗的全过程,表现了沿线1.7亿居民保护母亲河的跪乳深情,也为运河文化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史料素材。

  黄金水道,再续运河辉煌

  大运河,是一个不会老去的故事。它“阅尽”历史,在当下又用自己的“身躯”继续为沿线地区带来繁荣。一艘艘货船满载着各种货物穿梭于京杭大运河上,波光粼粼,汽笛声声,一片繁忙盛景。

  大运河江苏段是航运价值最高的水道之一,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运河和苏北运河。苏南运河是大宗建材等物资的主要运输通道。苏北运河则是国家北煤南运的黄金水道,如今每年货运量已接近1.2亿吨,其中煤炭运量达到7300万吨。据介绍,水运在江苏省货运周转量中已经占到一半,在货运总量中占四分之一。

  为了缓解运河开发与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江苏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城市建设服从古城保护,古城保护服从遗产保护”的原则,依托运河沿线遗产资源,打造最富文化内涵、最具地方特色、最具观赏价值的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在开发利用与保护传承中走出了一条双赢之路。

  “不用风吹日晒了,坐在家里就能赚钱。”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沿湖村村民颜国庆喜滋滋地说,祖辈、父辈都在湖区以打鱼为生。如今,颜国庆从一个渔民变成了一个店主,上岸搞起了生态旅游开发。渔民上岸后,住进了新渔小区别墅群,以前的渔民“棚户区”改造成了美丽的原生态湿地。凭着独特的渔文化生态旅游资源,不少渔民办起了渔家民宿、渔家餐饮,引来天南地北的游客。去年10月份,一户渔家民宿客栈接到了26万元的湖鲜订单。

  退渔还湖、依靠大运河发展旅游业,保护了大运河的水生态,又改变了渔民的生活方式,勾勒出一幅水环境治理与生态富民的共赢画卷。

  淮安,漕运古都,以漕运文化为主线打造了一个集休闲、度假、旅游等为一体的漕运城:漕船盛景、漕御盛世、千秋漕粮等6大景观项目,重现运河之都的繁华盛景;镇江新河街,是镇江正在打造的“运河第一街”,主要呈现宋代以来南北文化交融的历史,再现京口文化、运河文化;无锡打造的“蓉湖溯源”“北塘米市”等8大文化主题景区,重塑老城区历史空间架构,注入了更多的吴文化的内涵……

  如今,在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城市各有各的定位:徐州“大汉雄风、豪情运河”,无锡“太湖明珠、甜美运河”,苏州“天堂苏州、苏式运河”……每一个运河城市,旅游项目各有创意,各有特色。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