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坚韧|《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①

2016年12月19日 09:09:49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张连红

  (作者张连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本片历史顾问;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第三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后,由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拍摄的五集电视纪录片《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第一辑)在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和江苏卫视晚间黄金时段热播。这是继《1937南京记忆》、《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之后江苏广电总台又一部成功经典之作,催人泪下,震撼心灵。


  同以往反映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相比,我感觉到《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至少有下面三大突破。

  一是选题视角的突破。国内有关南京大屠杀纪录片的拍摄视角的变化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90年代到2005年前后,其拍摄视角以宏大叙事为主,以加害者为主角,侧重揭露加害者在占领南京后的暴行。第二阶段是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契机,许多纪录片开始关注南京大屠杀期间的西方人士,从第三者的视角来揭露和反思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暴行,其中以去年江苏广电总台拍摄的10集《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最为成功。而此次江苏台拍摄的五集《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系列纪录片,每集以一位幸存者为主角,通过讲述幸存者的故事,从个体生命的视角来解读真实的南京大屠杀悲剧,这是有关南京大屠杀纪录片的又一大突破。

  二是叙事范式的突破。在以往有关南京大屠杀纪录片中,幸存者作为受害者,在纪录中大都充当了历史证人的角色,但在《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中,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幸存者,镜头不仅聚焦他们在战前安闲幸福的家庭生活,他们一家在南京大屠杀中的悲惨遭遇,而且聚焦幸存者战后的生存经历,关注战争对他们身心创伤和一直延续至今挥之不去的战争阴影,让观众从人性和生命关爱视角来产生无限思考,从而突破了以往揭露日军、反击日本右翼的单一叙事范式。比如镜头中有幸存者夏淑琴老人抱着她第四个重孙和一个大家庭19人四代同堂的画面,有夏淑琴老人为2011年日本大地震捐款的博大胸怀,有幸存者常志强老人儿时就读的夫子庙小学老校歌的歌声,有幸存者苏国宝老人在湖山村竖立的湖山村遇难同胞纪念碑等,这些画面都留给观众无限的思考。

  三是表现形式的突破。从幸存者的视角来拍摄南京大屠杀这一重大题材的纪录片,最大的挑战是拍摄素材的单一和单薄。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主创人员在表现形式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他们根据五位幸存者的独特经历,设计了不同表现形式。如幸存者张秀红一集,由于张秀红是性暴力受害者,则以女性报告文学作家段瑞秋访问为切入,并在交流过程中,引入心理学专家桑志琴、金一虹、古贺由起子、苏珊妮、布朗米勒等的评论和分析,让观众更深切地意识到性暴力对女性精神创伤的深层次影响。又如幸存者常志强老人这一集,则引入2007年美国导演比尔·古登泰格拍摄纪录片《南京》中的采访片段,通过比尔·古登泰格的镜头,大大强化了幸存者常老记忆的感染力,通过常老的女儿常小梅在档案馆里找到父亲当年的户籍资料,强化了家族记忆的生命力。另外,创作团队还将版画作为视觉元素引入全片在恪守历史真实的同时增强了影像的艺术感染力。


  正在热播的《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战争的恐怖与残暴,更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坚韧和人性的光芒。从人性和生命视角的深度挖掘,使我们对南京大屠杀的认识突破了民族国家的局限,而能将其置于人类文明史的高度来思考和记忆,我们热切期待《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续辑早日问世!

点击观看纪录片《幸存者——见证南京1937》(第一辑):

第一集《夏淑琴——为历史作证》

第二集《常志强——被雕刻的记忆》

第三集《张秀红——沉默的伤痕》

第四集《苏国宝——最后的讲述》

第五集《王瑞颐——难民区的日子》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