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山:为30万遇难者守灵

2016年12月13日 17:46:01 |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说到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有一个人不得不提,这就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有许多个首次:首次带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赴日举行证言集会;首次把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办到日本、美国、俄罗斯、丹麦、菲律宾等国……去年在担任了23年的馆长之后,朱成山退休了,不过退休后的他并没有闲着。 

  【走进受害者家庭 开展微史观调查】

  家住南京秦淮区璇子巷51号的马庭宝,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登记在册,目前还健在的109位幸存者中的一位。1937年,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时,他还不满两岁,父亲被日本人抓到长江边,遭机枪扫射遇难,母亲带着马庭宝躲在金陵大学难民区得以幸存。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庭宝说:“1937年的时候,我身上头上都害的疮,人家就喊我妈把这个儿子扔掉吧……怜我妈舍不得,走了多远又把我抱回去。”

  像马庭宝这样的家庭,朱成山和他的调查小组,目前已经收集整理了近30份。这是他正在做的研究 项目,南京大屠杀微史观调查:<<南京大屠杀遇难者300户家庭考证>>。这300户家庭预计在5年内调查完成,其中包括登记在册,现在健在或者已经去世的幸存者的家庭,同时还包括在调查中新发现的,经历过南京大屠杀的家庭。朱成山说,这样的调查是对过去宏观层面发掘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的一个重要补充,通过记录受害者整个家族记忆,将其环环相扣,汇成南京大屠杀史立体证据链。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说:“我们用国际上研究史学的标准和方法,不仅仅是受害者那一段、或者幸存者受害的那一段历史,受害以后对他的身体上、心灵上对家庭的影响,甚至对他后人的一些影响……”

12d700078135bbb22c60

  【南京大屠杀是活的历史】

  从1992年担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开始,朱成山就说自己是30万遇难同胞的“守灵人”。1995年纪念馆第一次扩建中,3000个遇难者名字被刻在新建的遇难同胞纪念墙上,象征被日军屠杀的30万同 胞。如今,遇难者名单墙不断延伸,而大屠杀幸存者却不断凋零。

  朱成山说,这些老人很朴实,让他们讲述受害的经历,其实是一次次地拉开他们的伤口。他们虽然说的不是很多,语言表达也算不上流利,但是好多次讲完以后,日本人都是痛哭流涕地说:对不起。朱成山觉得现在这些老人越来越少、也越来越珍贵了,记录下他们,是我们这一代人该做的事情。

  今年距离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已经过去了79年,但是日本右翼仍然以种种理由否认南京大屠杀、抹黑幸存者。有鉴于此,朱成山说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没有成为过去式。 

  朱成山表示:“有人不断地在否认这个历史,所以我们要拿出更多的历史的史实真相。同时我觉得这也是一份责任,这么多年我觉得我们有责任把历史说清楚,并且用这个历史去教育今人和后人,成为我们实现中国梦、振兴我们民族精神的一个教科书。”

  2014年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举行,人们公祭遇难同胞,缅怀抗战 先烈,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近两年来,纪念馆 每年的参观者接待量高达800多万人次,这是一个可与法国卢浮宫、大英博物馆等世界顶级博物馆相比肩的数字。朱成山说,如今他依旧是30万遇难者的守灵人,但他的奔走不是为了延续仇恨,只是为了让后人珍视和平。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