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遵义红军山蹲守四天,他们拍出了这样的画面......

2016年08月29日 15:07:22 | 来源:广电新闻中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血渡湘江之后,

  红军突破了敌人的第四道封锁线。

  摄制组随着红军的步伐,

  从广西进入贵州,来到了遵义。

  天险乌江水 追寻英雄魂

  "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

  这样的地势造就了众多的崇山险滩,

  乌江,便是红军进入遵义城前的最后一道天险。

  为了真实了解红军当时强渡乌江的情况,摄制组找到了当年帮助红军渡河的老船工黄德金的后代,由他带领着走在山路上,寻访曾经的碉堡和战壕。

  当年红军翻越的这条山路,现在已经多年无人行走,杂草丛生,遍布荆棘。天气异常闷热,由于前一天晚上的雨水,山路泥泞,摄制组背着几十斤重的拍摄器材,几乎是一路连滚带爬,翻山越岭,摔到了目的地。

  飞行器与大雨赛跑

  航拍可以记录下壮美的画面,但飞行器却无法在雨天工作。遵义拍摄期间,山洪爆发,大雨不止,摄制组每天只能看天工作,争分夺秒。

  遵义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的一场拍摄活动,只有两个小时。这其中还包括场地铺设、人员走访。但偏偏这个时候,黑云密布,眼看着拍摄计划就要泡汤,摄制组只好临时调整了拍摄计划,飞行器一边起飞拍摄,采访人员一边进场。一场与大雨赛跑的拍摄就这样开始了。而这样心跳的事情在长征的拍摄过程中经常发生。有时候,为了一个十几秒的画面甚至需要连续多天的努力。

  蹲守四天,只为壮美瞬间

  红军山烈士陵园,坐落在遵义市凤凰山南麓。陵园中安放着一座红军烈士纪念碑。碑的正面是由邓小平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

  纪念碑外围是一个大圆环。圆环外壁镶着28颗闪光的星,象征遵义精神永放光芒。而圆环内壁,则是4组展现当年红军浴血奋战场景的浮雕。内容分别是强渡乌江,遵义人民迎红军,娄山关大捷和四渡赤水。 

  由于其历史和现代串联的重要意义,这座陵园被选定为遵义拍摄的收尾场地。但红军山现已成为当地市民锻炼身体的主要场所,每天往来于此的游客也非常多。飞行器低空爬坡过程中,我们既要保证市民和游客的安全,还要避免当地雨水多变的干扰以及山顶光线的瞬间变化。

  为了完美呈现阳光透过纪念碑碑顶的那一时刻,摄制组在红军山山顶连续四天蹲点拍摄,只为了最后呈现在电视上的十多秒钟画面。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我要说两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