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手记|《致未来书》:英雄,从符号到具象

2016年07月17日 08:37:33 | 来源:荔枝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文/徐乔伊

  (作者为六集电视文献纪录片《致未来书》第三集编导;本文系“荔枝网”及旗下“荔枝新闻”手机客户端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图为《致未来书》创作团队工作照)

  英雄对我们这个时代的许多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很模糊的词汇或者符号;雨花台烈士的故事,更是一段渐行渐远的英雄过往,似乎已经变得不那么清晰。

  接到这个选题的时候,困扰于心的是如何能在21世纪的今天,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呈现这些英烈不一样的人生。 

  长期以来,雨花台英烈作为一个整体群像,被我们仰视、纪念。可是,在矗立着的群像背后,我们想知道更多个体的故事,比如作为殉道者,雨花英烈们各自究竟走过一段怎样的人生?在追求共同信仰之外,每一个人又有着怎样独特的气质和个性?他们在面对即将生死离别的亲人、恋人和战友时,心中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真实感受?

  我想,在大众消费快餐化、电视节目趋向泛娱乐化的今天,必须找到一种故事化、情感化的叙事方式,把这个烈士群体的精神特质,变成一个个鲜活的形象传递给观众。只有让观众走近烈士们不平凡的人生和内心世界,才能引起共鸣。

  我们的创作过程犹如“侦探”,走遍了国内三万多公里路并寻访了俄罗斯、美国等地的部分机构,通过地毯式的挖掘查找到了很多烈士资料,然而对于一部纪录片来说,光有这些史料还不够,最直接的“刺激”是视觉和听觉。

(创作团队寻访并查阅相关历史资料)

  在听觉上,“国际歌”是最能阐述英烈情怀的歌曲,一段贯穿首尾的旋律,悲壮雄浑,在片中抒情部分多次响起,既能感染观众们的情绪,也是对烈士们的致敬。在视觉上,为表现每个悲壮故事背后蕴含着的浓厚情感,我们使用了大量的雨景、斑驳的城墙、大海惊涛骇浪里的礁石等等意向镜头来烘托情绪,例如在孙津川烈士侄女“母子狱中分梨”的那段采访后,用了孙津川烈士母亲孙华氏的照片,叠入一串雨水犹如泪水般落下,并把这一组都处理成没有任何色彩的黑白画面。

  对于一位母亲来说,当年仅33岁的长子被敌人折磨直至枪杀的时候,她心中无疑是绝望与痛苦的,但当探监接过儿子递过来的半颗上面刻有五角星的梨核的时候,她又仿佛理解了儿子,理解了儿子对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贞,对亲情的万分不舍。

(后期制作工作照)

  牺牲在雨花台的每一位烈士,都曾面临平稳安康的生活与崎岖艰险的道路的抉择。为了国家,为了人民,抛弃极具诱惑力的前者而毅然选择后者,那是要有多么坚定的信仰!从选择革命事业的那一刻起,他们时刻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接受着血与火的洗礼。

  救国救民是他们的“初心”,无论前行的道路上有多少荆棘,他们都以一种殉道者的姿态前行,绝不停下脚步,直至牺牲生命。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他们把可贵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无论历史如何变迁,我们都依然能感受那股使他们成为永立天地雕像的内在力量。随着《致未来书》的播出,再次审视雨花英烈们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我深深地感到,这既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人们走向未来的指南。岁月的河流一直流淌,而那些英烈的灵魂就像雨花石一样,愈发绽放着深邃的迷人光芒!

  

下载荔枝新闻APP客户端,随时随地看新闻!

layer
快乐分享